我国《土豆加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发布
土豆全产业链绘制创新蓝图
自主创新 调整结构 转型升级 持续健康发展
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土豆食品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制完成的《土豆加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日前发布。主要阐明了行业企业发展战略、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旨在提升土豆加工业发展的质量、水平和效益,指导企业自主创新、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土豆食品专业委员会会长王薇对该发展规划做了全景介绍和解读。
展望篇
数说土豆产业8大目标
1.加强土豆原料供应 满足土豆加工业品质需求
“十三五”期间,土豆种植面积扩大到1亿亩以上,平均亩产提高到1300公斤,总产达到1.3亿吨左右;优质脱毒种薯普及率达到45%,适宜主食加工的品种种植比例达到30%,主食消费占土豆总消费量的30%。专用薯种植面积和订单面积分别占30%和35%以上。
2.完善土豆储运体系建设 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十三五”期间,在土豆主产区新建10万吨级土豆储运基地8—10家;在土豆主要加工地区新建5千吨级以上大型气调储库80—100个。基本建成与我国土豆加工业相配套的土豆储藏及运输体系,储藏运输过程的损失控制在10%以下。
3.保持土豆加工业增长活力 优化升级造福消费
“十三五”期间,保证消费需求大的土豆薯条薯片等方便休闲食品生产的增长活力,土豆薯条年产量达到50—60万吨,土豆薯片产量160—210万吨;适度生产土豆全粉、淀粉、变性淀粉等加工产品,土豆全粉年产能达到30—40万吨,土豆淀粉年产量达到80—100万吨,土豆变性淀粉产量达25万吨;推出土豆主食、副食等方便营养配餐食品,土豆粉丝粉条产量达40—60万吨,土豆主食、菜肴食品、土豆泥等土豆方便配餐食品、健康食品等新产品,总产量达10—15万吨。
“十三五”期间,土豆加工业总产值按出厂产值年均增长10%—15%计算,预期达到366—566亿元。
4.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十三五”期间,拥有研发中心的企业占土豆加工企业总数的60%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提高到1%以上。
土豆加工企业持续创新、研发上市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能力进一步增强。
配料产业向着规模化、特色化发展(地方、菜肴、国际特色),同时向着以市场信息、产品开发与产品应用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发展。
装备制造企业现代化、智能化自主研发制造能力进一步增强。
5.扩大土豆产业集群效应 聚集发展活力
“十三五”期间,规模化土豆加工企业实力明显增强,造就1-2个有较强竞争力,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的土豆加工骨干企业,培育30家以上销售收入达到或超过3—6亿元的土豆加工企业。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打造3—6个分工合作、优势互补、销售收入达10—60亿元以上的土豆产业集群。
6.强化食品安全体系建设 确保土豆食品安全有保障
“十三五”期间,全面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市场信用体系和产品安全信息体系,规模以上企业全面建立起HACCP管理和控制体系,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和SC认证。
7.适度满足消费需求 开拓更大市场空间
“十三五”期间,着力提高土豆供给侧和需求侧合理匹配能力,顺应人们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创新发展膨化、低温真空油浴薯条、薯片等更健康土豆休闲食品,开发土豆主食、副食等配餐和方便食品,满足人们健康消费需求。
8.提高节能减排综合利用水平 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
“十三五”期间,土豆加工业加快建立生态环保生产方式,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废弃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可持续发展模式基本形成。
综合发展重点
土豆产业全产业链高度现代化
我国土豆产业从种业到终端产品的发展重点及主要发展方向:
推进现代化种植业模式,强化原料供应保障
提高种植业生产水平 加强土豆种薯科学培育,培育高产多抗新品种,配套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建立稳固的土豆种薯繁育及种植基地,实现土豆种植业的种薯脱毒化、品种专业化、种植规模化、管理机械化;大力培育从种薯、种植、储藏、运输、贮存、加工及产品营销为一体的土豆加工产业集群,建立健康、优质、稳定、安全的土豆原料供应体系。
提升加工原料品质水平 实行加工用土豆从品种的选择、种薯的培育、田间的种植管理,肥料、农药的使用,收获、储存、运输各环节实现精细化管理和产品质量控制,带动加工业基础原料的品质提高,切实保障土豆加工食品原辅料品质优质和质量安全。
坚持创新驱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建立现代化生产模式 实施《中国制造2025》,以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和基础能力为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朝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发展。通过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整合各类生产服务信息资源,构建覆盖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的流通大数据平台,带动生产模式和组织方式变革,形成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产业发展新形态。
加强加工关键技术自主创新 推进符合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的土豆加工关键技术自主创新,提升产业加工技术水平,包括自主设计水平、制造工艺、自动化控制技术、集成技术等,不断提高产品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人性化水平,提升产品品质,提高综合加工利用技术装备设计制造能力,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实现土豆初加工至深加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