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种土豆初期,由于马克一直在燃烧氢造水,栖息舱里的温度超过了30°C,用他的原话说:“这地方现在真成热带雨林了。”他还以为高温是有好处的:“只要把栖息舱里的温度调高到25.5°C,植物就能长得更快。”这可是犯了个大错,土豆原产安第斯山区,适应凉爽环境,温度高于25°C时块茎反而会停止生长。于是你们可以想象一下马克欢天喜地地拔起茁壮的植株却发现下面没结土豆时,那种心塞,那种酸爽……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由于火星表面温度很低,栖息舱的设计思路是防止热量流失,所以根本没装能制冷的空调。
所以正确的姿势是让这些会产热的步骤比如堆肥啦造水啦,都在播种之前完成,或者至少是细水长流地分散在更长的时间里完成。希望你的干粮能支持那么久。
照这样,别说土豆的根系无法从火星土里吸收水分了,反而会被火星土夺走。作为一个压过上万份腊叶标本的前标本馆工作人员,我负责任地告诉你,用来吸干植物的吸水纸可比火星土湿润得多啦!不出一周,马特呆萌种下去的土豆就会变得比薯片还干。就算他种完立刻开始造水,也需要大约30个火星日(见原著)才能造够,在这之前土豆早就回天乏术了。
说到温度,影片里还有个穿帮镜头。在1号气闸爆炸事故之后,所有的土豆和细菌都在火星寒冷的夜晚冻死了。导演还专门给了个冻脆了的土豆植株一触即碎的镜头。然而接下来马克从栖息舱里把土豆的尸体运出去丢弃的时候,我们能看到土豆的茎叶在火星的晨风中微微摇摆,柔嫩多汁的样子。按照火星探路者记录的数据,这一地区白天最高温度是-8°C,低于冰点,还不至于让土豆茎叶解冻。退一步讲,就算是温度够高,解冻后的茎叶也不会恢复原貌,而是烂成一滩泥。
好吧,这证明了这部影片确实是在地球上拍摄的。
植物学家的怨念
马克自己说过,战神三号之所以会带上他这么个植物学家,是为了研究在火星上种植地球植物的可能性。但看看他干的这些事吧:土壤改良、灌溉、施肥、播种、耕作、田间管理、收获、轮作……我敢说农民的全套活计他都干了个遍,围场马铃薯,除了虫害防治,因为火星上没有害虫让他治。尽管NASA可能不愿意承认,但这一次他们真的选错人了。大多数植物学家是不会干这些活计的,没学过。任务需要的是一名农学家!农学家!农学家!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下回再挑人的时候,千万别去芝大了,去康奈尔吧。
哦对了,还有个事。马克终于和“抛弃”了他的战神三号机组成员取得联络后,驾驶员瑞克•马丁内斯说了这么一句话:“Botany is not real science.”
马丁内斯,你给我记住,这事咱们没完。
※ 相关新闻导读 ※
◇ 《火星救援》作者:电影有个硬伤
◇ 《火星救援》更客观 首日票房超《星际穿越》
◇ 非常剑|《火星救援》:中国商业大片都该拜师
◇ 电影君送《火星救援》《消失的凶手》电影票!
◇ 《火星救援》编剧:曾想执导 没马特·达蒙拍不成
◇ 《火星救援》盛大开画 陈数转粉马特达蒙
◇ 删掉了人吃人的后招?原著译者聊《火星救援》
◇ 《火星救援》马特达蒙进高校 现场热闹空前
◇ 火星救援中国首映 马特达蒙为陈数评分A
◇ 《火星救援》来华 陈数“追星雷导”爆料不断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