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nasa火星种马铃薯 人类能在火星上生存吗?
网易河北讯 NASA要在火星种马铃薯啦!NASA计划与秘鲁的土豆中心一期在地球上建立火星模拟环境种植马铃薯,据说在火星上得到的收成是地球上的 2-4 倍。
NASA 曾在今年九月表示,将于 2030 年代把人类送上火星。而现在,提前一、二十年进行种马铃薯研究,应该还来得及。
除了火星,在模拟的外星环境里种植马铃薯同样也能让人类的其它太空探索受惠。
当然,这些实验还是得为地球上的人类服务。“我们要让人们明白,如果可以在像火星般的极端条件下种植马铃薯,那么在地球上就不成问题,我们因此可以养活更多的人。” CIP 方面表示。
马铃薯被 NASA 选中也有其道理。它们拥有极强的生长环境适应能力,同时又富含营养,例如维他命C、铁、锌。
目前,全球受饥荒人数大约有 8.4 亿,伴随着这些人群与其所在地区的,可能还有贫穷、食物不安全等现象,土豆批发,如何养活他们是个大问题。看起来,马铃薯是个不错的选择,只要不存在挑食。
如果这个研究成功,那么英国料理也能在火星上大展拳脚了。
上火星真的如此简单?
载人登陆火星的计划始于上世纪70年代。美国在登月竞赛中大获全胜之后,美国宇航局曾提出在上世纪80年代将航天员送上火星。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没有选择这个计划,而是启动了航天飞机项目。
从苏联的“礼炮号”、“和平号”以及目前的国际空间站项目的执行情况来看,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的载人登陆火星之旅的设想,的确技术准备不足。即便是在近地轨道驻留1.5年的时间,面临的问题也非常多,航天领域对于长期载人飞行所面临的挑战在当时还没有非常充分地认识到。
例如苏联的“礼炮七号”曾经创下航天员驻留太空237天的纪录,但航天员返回地球后异常虚弱,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恢复了对重力的再适应。
事实上,正是由于过去近地轨道的长期载人飞行项目使人们对长期失重环境下骨丢失、肌肉萎缩等现象有了准确的认识,从而采用空间站中的锻炼设施和其他技术手段确保航天员在长期驻站后保持身体健康,并确保在返回地球后能够很快地重新适应地面环境。
实际上,载人登陆火星任务对航天员的要求比在近地轨道更高。由于任务规模和能量的约束,虽然在1.5~2年的时间里用于往返火星的乘员居住舱要比载人飞船的内部空间大很多,但仍然无法与“和平号”或国际空间站这样的“巨无霸”相比。
因此,在如此长时间里,4~6名航天员在这样狭小的空间生活,将面临严峻的心理考验。所以,在登陆火星航天员的选拔中,心理素质的确是极为重要的一关。
另外,虽然可再生式环控生保系统可以最大限度地回收并利用航天员每天的代谢产物,将水、二氧化碳等尽可能地进行回收利用,但载人深空任务需要的补给数量仍然是巨大的。
更为重要的是,当飞船或环控生保系统出现问题时,不可能像近地轨道空间站那样随时发射一艘货运飞船实施补给。因此,任务不但需要飞船具备较高的冗余度和可维修性,也要求航天员具备更为全面和高超的维修技能。
航天员要对于飞船本身运行的各关键分系统和环控生保系统的原理、设计、组成和运行都有非常深入的了解,才能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快速准确地查找和定位故障,并利用飞船上的一切可利用资源排除故障。
这里有一个可供参考的案例是在阿波罗13号营救任务中,航天员在地面人员的帮助下利用飞船中的物品,临时组装了在登月舱供3人使用的二氧化碳吸收装置。不过,在漫长的火星之旅中,出现致命问题的可能性和难度比那次任务要大得多了。
登陆火星的另外一个严重问题就是空间辐射。曾有人举过这样一个例子:如果在“阿波罗”任务中,航天员在舱外活动时发生太阳耀斑。那么,在月面漫步的航天员有可能马上被这些辐射杀死。
虽然通过在国际空间站超过1年的航天员驻留可以为火星之旅解决很多关键问题,但脱离地球磁场保护的深空长期驻留是在近地轨道空间站所无法模拟的。在航天员的选拔中也必须考虑候选人相应的承受能力。
尽管人类漫步火星之旅“迟到”了半个世纪,但从目前来看,人们还远没有做好所有的准备。尽管这些技术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但步子还是要稳扎稳打地向前迈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任务一次性成功。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