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冀西北脱毒马铃薯产业研发的龙头单位,近年来,市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荣获国家、省(部)、市级科技奖励20多项,育成了“坝薯系列号”及“冀张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26个,2015年“冀张薯12号”在甘肃临洮县创造了亩产7500公斤的马铃薯高产记录……这些荣誉的背后,有一支默默奉献、专门投身马铃薯科研的团队,他们就是―――
本报记者赵彩芬通讯员任全军
市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现有研究员4人,副研究员3人,助理研究员6人,助理农艺师2人。
在这个团队里,有的已经工作了20多年,有的去年刚毕业。
马恢,围场马铃薯经纪人,马铃薯研究所所长,从事马铃薯研究20余年,每次下乡搞科研,无论刮风下雨,这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研究员总是挽起裤腿来到田间地里,为当地的农民讲解马铃薯种植技术。
谈起马铃薯,马恢总是如数家珍,滔滔不绝。在他的眼里,马铃薯就是块宝,似乎没有任何缺点。
1996年以前,农业科学研究院以“坝上农业科学研究所”命名,地点设在张北县武老二村,马铃薯研究所当时被叫做“马铃薯研究室”。
那时候研究所条件差,在坝上只有简单的天平、卡尺等,测量仪器极其简单,没有开展精准的马铃薯病毒检测工作。遇到马铃薯质量变差,减产的情况时,只能通过植株的表象来观察是否受到病毒侵害,很多问题都无法准确的判断和解决。
办公地点搬到市里后,所里购置的酶标仪、原子荧光光谱仪、电子天平、显微系统等一批批新设备,为科研加足了“码力”。
昨日重现,马恢觉得仿佛一切还在眼前……
张瑞玖,马铃薯研究所第一批分配的研究生,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专业,现任农业部薯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张家口)检测室副主任,主要从事马铃薯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马铃薯组织培养,承担质量检测等工作。可能是经常在基地做实验的缘故,张瑞玖的脸被太阳晒得黝黑。
“我喜欢干这行。”谈起与马铃薯的结缘,张瑞玖满脸欣喜,他说:“我大学的毕业论文写的就是马铃薯方面的,农科院科研选育的马铃薯品种多,看到农民们用我们的种子获得丰收我就开心。”
近10年来,张瑞玖参与选育了冀张薯10号、11号、12号、13号、14号、15号、16号、19号新品种,承担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张家口综合试验站工作,协助试验站站长研究集成了马铃薯膜下滴灌增产增效综合技术,马铃薯机械化栽培技术,马铃薯抗旱减灾综合栽培技术,马铃薯黑痣病、枯萎病、干腐病防治技术,马铃薯晚疫病、早疫病综合防治技术等。
肖长新,河南新乡人,于前年参加“张家口百名硕博引进考试”来到所里,他是一位求知欲极强的博士生。肖长新于1995年本科毕业后在家乡任教,在旁人眼里高中老师已经是一份很体面的工作,然而不断进取的他仍不满足于当时的生活。“我想干一些实实在在、真正让农民受益的事。”他说。任教10年后,肖长新果断辞去了这份很稳定的工作,重返大学,继续深造,在攻读研究生与博士期间,他涉猎了小麦、花生、玉米等多个农作物的研究,博士毕业后,他已经40岁了。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搞马铃薯研究虽然是半路出家,但我仍会不断努力学习的。”
程静,这个团队里的最年轻的姑娘,2015年研究生毕业后来到研究所。
在问及女性科研人员也需要去地里经受风吹日晒?程静的回答很朴实:“其实去地里也没有多么可怕,只要全副武装,做好防护措施就行了。”爱美是年轻女性的天性,然而程静在工作面前从不退缩。
程静说实验室的工作让她重新认识了马铃薯。无论是实验室还是田间地里的研究都是她所喜欢的生活。“可以将自己的工作运用到田间,对别人有用,就是一种幸福。”
作为一名新生力量,程静很喜欢所里的工作氛围,“正是在大家的帮助下,我的工作基础越来越踏实了。”程静说,由于她研究生学的是植物保护专业,来这边接触到了很多新的事物,工作当中,当她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哥哥姐姐们会耐心地给予她帮助。
正如马铃薯的田间育种,研究所的工作是一项需要耐力的活。将一批优质的种子种下,收获时再择优重新栽种,如此反复。科研人员们有时候甚至会花费七八年的时间,培育一个优良的品种。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