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供应充足,批发价格稳定,但节日逛菜场的市民仍感觉到菜价发了“高烧”。批零价格差距在拉大,是不是零售环节出现了暴利?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不排除部分经营户趁节日之机哄抬价格,但主要是流通环节过多、成本上升的“叠加效应”拉升了农产品零售价格。
业内人士预测,国庆后随着秋季蔬菜进入上市旺季,本市菜价会逐步回落。
货源充足零售却涨
国庆期间,全市各蔬菜批发市场每天的供应量已超吨大关,称得上货源充足、价格平稳、购销两旺。昨天,记者在江杨批发市场的蔬菜区域发现,萝卜、刀豆、扁豆、山药、玉米、茄子、土豆等货源十分充足。各个蔬菜批发商仓库里,土豆价格,基本上都堆满了待售的蔬菜。一个土豆批发老板表示,土豆的批发价是3.7元/公斤,如果要货多的话,价格还可以优惠。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市场蔬菜批发价与前一阶段差不多,且沪郊的叶菜应市量不少,并没有出现太大的价格波动。
零售市场的菜价依然高涨。薛女士住在灵石路新村路附近,长期到西乡路农贸市场买菜,说起最近的菜价,她告诉记者,今年9月份以来菜价就特别高,青菜最便宜的也要2元/500克,最贵的达4元/500克;空心菜前一阶段价格为1.8元/500克,目前涨到了3元/500克;西芹以前是2元/500克,现在是3.5元/500克;生姜卖到了10元/500克,向来价高的草头、蘑菇、荠菜等,国庆期间均超过了10元/500克。
批零价格差距拉大
既然供应充足,批价波动不大,那蔬菜零售价格为何出现上涨?黄浦区某农贸市场管理处一位负责人表示,主要是批发价和零售价的差距在拉大。从市场批发出去直到终端零售商,其中的利润可以达到50%,有的甚至达100%。以最普通的冬瓜为例,批发市场出来的价格为0.45元-0.5元/500克,而到了零售市场就是1元/500克,茭白批发价为1.4元-1.5元/500克,市场零售价就是2.5元-3元/500克。
记者对比了部分蔬菜的批零价格发现,外地的大白菜零售价均在1.5元/500克,也有卖1.8元/500克的,而批发价则是0.8元/500克,相差近一倍;白萝卜、生菜、卷心菜以及空心菜的零售价与批发价均相差40%至50%;而西红柿与茄子等的零售价则比批发价高出至少30%。
流通环节成本提高
蔬菜价格上涨,真是零售环节出现了暴利吗?一位专职于搞市场调研的知情人士并不认同。他表示,过年过节菜价涨,有部分因素是由于部分经营户趁节日之机哄抬价格,且在零售市场出现“示范”效应。但菜价高涨的主要原因还是流通环节过多,每个环节成本逐步上升引致的“叠加效应”。
农产品流通一般要经过产地收购、中间运输、销地市场批发、二级批发和终端零售等环节,每一环节至少加价5%到10%。环节太多,会造成农产品损耗过大,且每个环节的成本上升都会传导至终端消费者,最终形成“叠加效应”,拉升农产品价格。比如,眼下申城已经鲜见简易的农贸市场了,正规市场取而代之,摊位租金、卫生费、管理费并不少,这些成本都会被计入菜价。 本报记者 皇甫萍
特约通讯员 袁亚祥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