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品科技】(原文标题:视频行业的2015:颠覆有限,共赢永生)又一年了,不管你喜不喜欢,愿不愿意,2015走了,2015来了。总结过去,是为展望未来,是致辞,更是大视频行业的2015盘点,也是为2015之计始。我的题目就是《运营商开放平台的产业共赢》,我先抛砖,求大家斧正。
为什么要提产业共赢呢?现在流行的可是颠覆、取代、革命啊!还提运营商?运营商都被Over了啊,连电信都在哭着喊着去电信化呢!且听老殷庖丁解牛,从产业链环节一一道来。有点长,慢慢看,不愿意看的可直接拉至底部看结语,不过中间的分析都是干货。
1、从被唱衰到打鸡血——致央视和32家省市电视台、348家地市电视台,以及二千多家县级电视台
按照2015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年鉴,全国共有2984家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分为中央、省级、市级和县级广播电台、电视台或广播电视台,是党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领导的各级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知道什么是是事业单位吗?就是不用考虑挣钱与否,所有开支都由财政拨款的那种单位。
根据中央文化体制改革的文件精神,文化事业要做到事业和产业的分离,即印刷、出版、播出部分,保持事业编制,不以赢利为目的;其内容采编、制作,以及发行、广告部分可以外包,或成立传媒公司,围场马铃薯价格,在保持控股地位的情况下,允许外资、民资参股。而民资、外资不允许直接设立传媒运营机构或控股国有传媒,包括互联网电视集成播控牌照,也是发给央视、央广、国广、上海广播电视台、广东电视台、浙江电视台和湖南广播电视台的,台里再授权给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或合作伙伴来运营。
如果说电视台自制或采购的节目,经有线、直播星和地面无线进行广播直播是看电视的主要表现和服务形式的话,通过pc、pad和phone的客户端或浏览器来上网访问视频网站,是视频服务的另一种形式:上网看视频。
按照工信部电信管理局的规定,持有ICP许可证的网站想要开展面向计算机的视频服务,需要获得广电总局的“信息网络视听节目传播许可证”的前置业务审批,面向手机的视频服务也是如此,而面向电视的服务只能通过前面介绍的七家互联网电视集成播控运营商,而且只是传输服务,被传输的节目必须由持有“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的公司制作或引进,严禁盗版、盗播和传输非法节目。
为什么对电视服务或网络视频服务如此管制?是基于我国的特色国情,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就像你保护自己的未成年孩子,要摒弃一些有争议或不健康的内容,保持团结一致和凝聚力的高速发展,也许到一定程度或孩子成年以后会放开,但之前还是要过滤。
可能有些人先富起来了,或接触到国外的一些不同立场的信息,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文化节目服务,这些人可以通过属于私人的pc、pad、phone 来获取性个的信息,但对更广泛的电视用户来说,保持公共屏的道德与节操底线,则更为保守。
啰嗦了一大堆,意思只有一个,我国的电视服务不是一个纯商业服务,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大众的公共娱乐和信息服务,也许您有个人的特色需求,但不能通过电视获得。
与传统电视台的线性广播直播相比,视频网站的点播更适合生活没规律和没时间的用户,甚至由于互联网是新生事物,国家为了扶持互联网的发展,而对它采取了与电视不同的双轨制管理,结果一部分用户,从有线电视转移到了视频网站,以至于视频网站提供的app,可以在pc之外的pad和phone 上更为自由的点播和收看。
然而根据电信管理局和广电总局的规范要求,视频网站的内容只能来自于电视台播过的节目和持证公司制作或引进的节目,一些网站自制或擅自引进的节目也引起了部分用户的兴趣与关注,然而绝大部分用户追的还是在电视台播过,并引起热播和剧烈关注的电视剧、综艺节目。
由此带来电视台的定位问题,是仅仅作为视频节目的播出渠道之一,和互联网一起覆盖生活规律不同的不同用户,还是作为节目发行的上游部门,在完成首播并捧红节目后,仍然把持该节目的新媒体版权,出售版权给IPTV传输公司(电信、联通)和互联网公司(视频网站和OTT),如央视;也有电视台独播自己的节目,并通过自己的网站点播回看,自己的OTT部署互联网,如湖南卫视。
此为电视台的全媒体战略,但这一战略被打鸡血,则是习主席的要组建几个大的媒体融合集团讲话之后,之前一直是被唱衰。来自微博、微信的声音说,电视都没人看了,开机率都低于30%了,到了跨年演唱会,微博和微信又被几大台刷屏了。
但电视台如何做自己的新媒体战略,的确是个问题。虽然三网融合已死,但电视台却成了三网融合的最大赢家,除了通过各地有线网直播节目,还卖节目给电信网和互联网,有的拿来做IPTV、有的拿来做OTT、有的拿来做APP、有的拿来做网站,pc、pad、phone、set box、smart tv纷纷联入互联网,或看视频、或玩游戏,好不热闹,电视台成了被追捧的对象。但是问题又来了,热闹的同时,看直播电视的少了,就像报纸,免费或低价把内容卖给网站,结果用户养成了在网上看新闻的习惯,没人买报纸了,报纸从此衰落。
面临市场环境的变化,电视台该怎么办呢?重走报纸的覆辙,还是另辟新径?电视台是传统的电视广播播出机构,视频网站(APP、OTT)是创业公司开办的互动传播平台,其管理机制、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和试错机制都比较灵活,对市场的变化和用户的反馈响应的比较敏感和快速,在市场上的声音也比较大,电视台是被动适应变化,还是主动参与竞争,成了广电机构头疼的问题。
日前在苏州参加一个传媒发展论坛,总局领导、各地广电领导、各地电视台新媒体主管悉数到场,探讨广电媒体的融合发展之路,我本人不太喜欢融合这个词,在最后的互动环节,我说我希望下次参加的是探讨广电媒体的扩张发展之路,电视台需要的不是转型,是保持现有业务结构下的新业务拓展,是扩张,妄谈融合,少了视野和霸气,也是对现有大多数用户的不尊重和不自信。
有位大师级的黑客跟我比喻说,如果说广电媒体是传统帝国的话,互联网就是新大陆,传统帝国的人正在向新大陆移民,有的过去的就不回来了,有的还在两地穿梭,而在新大陆诞生的新一代,则未必知道这个老帝国的存在,对老帝国来说,去不去新大陆圈地已不是问题,问题是圈什么?怎么圈?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