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 夏日骄阳似火。乐都区蒲台乡大麦沟村村级创业院工地上,工人们垒砖头、筛沙子,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投资估算40万元的创业院,是大麦沟村的联点帮扶单位,乐都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和乐都区国土资源局、蒲台乡政府、青海宏德建设公司等单位援助修建的,创业院建成后,可以提供餐饮旅游、农产品加工、商品流通销售等服务,从而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就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这是乐都区大力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的一个典型例子。
大麦沟村地处脑山地区,距乐都城区约40公里。多年来,该村以马铃薯为主导产业,种植业内部结构单一,养殖产业分散且规模小,没有经济收入支撑点,群众观念落后,科技知识水平低,社会经济发展缓慢,是国家级重点贫困村。全村135户497人,列入精准扶贫计划贫困户43户143人。
“你家里有几口人啊,孩子还在上学吗?“一年的收入状况怎样?主要支出是哪些?”……这是乐都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局长史建荣带领扶贫工作队入户走访贫困村民时常问的问题。
自结对帮扶活动开展以来,深入贫困农户调查走访,因地制宜,因户实策,量身定制帮扶措施,奏响了一曲曲精准扶贫动真情、扶真贫、真扶贫的动人乐章。
42岁的贫困户何鸿业和12岁的女儿一起生活,他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失去了劳动能力,靠低保维系生活。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后,乐都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副局长袁有成和他结成了“对子”,多次来到他家,围场土豆行情,为他送去了慰问金和生活用品,并为他联系好了医院,等女儿放暑假后,何鸿业就可以专心住院治疗了。
走在大麦沟村,道路两旁绿色果皮箱格外醒目。这是乐都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的“亲戚们”送来的。“有了果皮箱,村民们再也不随手扔垃圾了,村子里还采取了农户分段保洁与专人保洁、日常清理与集中清理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了村庄道路、河道沟渠环境卫生保洁工作,村子里到处都很干净。”乐都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干部、“第一书记”张赟告诉记者。
不仅仅是环境干净了。在张赟的联系协调下,在村庄道路两侧、村委大院、健身广场等地栽植圆柏、柳树、榆树等乔木1000余棵,云杉、榆叶梅、连翘、丁香等300余株;安放绿地护栏150米、场地围栏200米、休闲座椅5条;整治村庄道路1公里,修整铺砂田间道路3公里。
“要不是党的政策好,没有扶贫工作队的帮扶,我做梦也不会想到我们能住上新房……”64岁的五保户李存姐独自一人住在山体滑坡区域的危房里,精准扶贫工作队来了以后,多方奔走,为她争取了危房改造项目,在村庄重新选址,筹资建设房屋3间。还有一个月李存姐就可以搬进新房了。
“联村联户不是简单的走访慰问,也不是一次性的救济资助,关键要帮到贫困群众的心坎上,关注他们的想法和愿望,和他们一起动脑筋、想办法,帮着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张赟的话,让大麦沟村的贫困村民们备感振奋。
联系药材商提供药材种苗4吨,种植中药材4.67公顷,鼓励农户种植蒜苗等露地蔬菜0.67公顷。联系俊红种植业合作社,给每个农户免费提供优良种薯及专用肥,共计种薯7吨、化肥5吨。引导农户流转土地40公顷,实现年流转费、劳务收入15万元,户均收入1500元;
区城管局党支部帮扶村党支部折合资金20余万元,区国土资源局累计帮扶折合资金3万元,乡政府帮扶2万元,第一书记张赟个人先后捐资帮扶3000余元。帮扶单位干部与贫困户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倾心交谈,共谋发展思路并捐助现金物资。
……
交通方便了,村民活动有场所了,五保户有住房了,村庄环境优美了,经济发展了,村民富裕了……勤劳朴实的大麦沟村民在“城里亲戚”的真心帮扶下,享受着精准扶贫政策带来的实惠和优越性,大踏步的迈向美好明天。
从扶贫“门外汉”到“专业户”
2015年10月,我受青海大学选派到乐都区达拉乡红沟村任精准扶贫“第一书记”,通过区委区政府近三天的培训、学习,深知第一书记的责任和肩上的担子。
10月18日,我住进红沟村开始驻村工作。该村距离区政府27公里,山大沟深,道路曲折。看到村里的情况让我很震惊,全村除了村委会楼是砖混结构外,其余房屋都是土房,甚至是危房。
对于如何扶贫我算是个“门外汉”,所以按照这次扶贫攻坚部署的各项政策,我首先同村两委商议交流,召开村民大会给群众讲政策,一起找问题、问不足。虽然先后召开了八次村干部会议、两次村民大会,但几次会议下来收效甚微。
于是我便到田间地头和村民一起干活唠家常,走入村民家中问安危,因为我本身也是个土生土长的乐都人,所以很快就融入到了老百姓当中。
李仲保是我进村入户遇到的比较特殊的村民,他和因病失去劳动能力的大儿子居住在一起,家里条件十分困难,但因分居没分户的小儿子汽车登记在他名下,所以不能算是贫困户。我们多次和他讲政策、做工作,并帮助他解决生活困难,最终得到了他的理解。
同样,在走村入户的这些天经常会遇到村民问我这次带来了多少钱,多少东西。我就耐心地和村民解释这次带来的是让村子摆脱贫困的法子,而不是走走样子,送点东西。
虽然我给村民保证带来脱贫的方法,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来到村子调研后发现村里基本没有像样的产业。而且因为村里的自然条件差和基础设施不足,部分村民已迁至县城周边或其它地区,剩下一些老人和没有劳力的村民。现在全村仅有97户,315人。其中,贫困户29户98人。
一次我在路边的田里看到正在拔草的李仲泰,看到他田里种的零零散散的豆子后,我问他为什么不多种点,今天不是每0.5克收2.4元么?
原来村里许多村民都种了蚕豆,但由于品种落后、产量低等原因,大多数村民种蚕豆只是为了保障基本生活。
就是这一次次的进村入户,让我这个“门外汉”真正知道了该如何让红沟村脱贫,既然问题出在产业结构上,那就先从村子的产业结构调整入手。
通过几天的实地调查并结合我在青海大学的科研、人才优势,协调青海大学免费给村民提供了10千克青蚕15号蚕豆种,村民种植后产量比以前高出近80%,就地销售就能得到收益。
有了蚕豆产业发展的经验,我的扶贫工作更加顺风顺水了。红沟村山大沟深,以前村民都是分散各户养羊,这样养价格上不去,品质也很难保证。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