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通江县土豆种源基地位于通江县北部空山乡,由县农技站历时3年建成,覆盖龙池、中坝等8个村及周边两河口乡、诺水河镇部分村社,面积达2万余亩,是全省主要的土豆种薯生产基地之一,也是重庆等西部省份土豆种薯的重要供应基地。在土豆种源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县农技站党支部以产业为依托、以支部为龙头、以党员为骨干、以基地为基础、以富民为目标,延伸组织链条,维护共同利益,催生发展活力,走出了一条产业链党建工作新路子,促进了土豆种源基地的跨越发展。2015年,基地生产土豆原种2015吨、种薯3万吨,产值达8000余万元,基地农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同比分别增长38.2%、24.3%、27.6%、40.7%、18.9%。
一、产生背景
土豆是空山乡传统的优势农作物,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也是当地的特色产业,空山乡也一直是川东北片区种薯供应基地。几年前,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土豆出现了滞销现象,为解决种薯的销售问题,以杨仕家为首的部分当地农民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了空山土豆专业合作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产与市场的矛盾;但受信息、技术、资金等因素的影响,专业合作存在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带动力不强等问题,管理也不够规范,有时甚至把市场风险转嫁给农民,损害了群众利益。加之,土豆科研所与合作社在原种销售价格,合作社与基地农户在生产、销售等环节的矛盾,致使基地发展受到了极大限制。为解决这一突出问题,县农技站党支部经过几年的探索,深深意识到只有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策导向、凝心聚力、协调沟通等作用, 才能真正推动土豆种源基地跨越发展。
二、做法及成效
(一)组织覆盖+岗位设置,建“联合舰队”,做基地跨越发展的引领者。为促进土豆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2015年7月,县农技站党支部牵头,整合通江县土豆科研所、空山土豆专业合作社、四川空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龙池、中坝等村党建资源,成立了空山土豆专业合作社联合党支部,县农技站党支部书记、站长郑光跃兼任联合党支部书记;根据《党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规定,建立了支委会工作制度、理事会重大问题决策向支部报告制度、党支部理事会重大问题联席会议制度等。在工作中,县农技站党支部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明确了联合党支部把握政策、监督引导、化解矛盾、协调服务的职责,把种源基地党建工作与土豆产业的发展壮大有机结合,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同步推进。同时,按照基地发展需要,结合联合党支部每名党员的特长,在科研所设立了1个党员示范岗,在原种繁育场设立了2个党员示范棚,在龙池、中坝、五福等生产基地设立了5个党员责任区,通过设岗定责,做到了要事党员先议、大事党员先知、难事党员先行,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到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成为产业发展的骨干、联系群众的模范,为种源基地的跨越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二)双向进入+联培联管,造“强大引擎”,做基地跨越发展的护航者。为有效实现党组织在基地建设中的工作覆盖和凝聚力覆盖,县农技站党支部注重把懂管理、懂生产、业务强、技术好的基地党员选入党组织班子,鼓励合作社党员在联合党支部和理事会同时担任职务,使党支部参与合作社决策的能力得到保证,解决了科研所、合作社、农业公司和党组织“两张皮”的现象。目前,土豆科研所党员朱炳权担任了联合党支部副书记,龙池村党支部书记朱学峰担任了合作社监事会监事长,3名党员被推选为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的重要骨干,激发了党员社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同时,坚持对关键岗位、关键人员实行“联培联管”,即把基地技术尖子、生产骨干、管理行家等优秀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科研、生产、管理等方面的优秀人才,使能人政治进步有平台、党员带富共富有舞台。土豆科研所女职工张晓蓉,是土豆试管苗嫁接、原种培育方面的“土专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经过党支部的培养,现在已经成为一名预备党员;五福村党员党光国过去一直习惯于广种薄收,经联合党支部指定专人帮扶后,今年种植种薯60多亩,纯利润达4万元以上,成为基地名副其实的种植大户,带动周边村社种植30亩以上的大户23户。同时,县农技站党支部积极支持联合党支部购置了党员电化教育设施,建立了远程教育站点、党员科普示范基地,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基地党员群众的培训力度,围场马铃薯行情,不仅为党员提高技能和素质搭建了平台,也增强了党组织在基地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三)品牌打造+文化培育,铸“发展之魂”,做基地跨越发展的推动者。几年前,空山土豆专业合作社没有自己的销售渠道,只能依赖大小商贩,产品也只能进入普通市场,产品品质再好也卖不到好价格,严重制约了土豆种源基地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为解决这一突出问题,县农技站党支部把帮助科研所、合作社、农业公司培育土豆品牌作为助推基地跨越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建立了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实行农产品生产记录、质量认证和标识制度,指导基地严格实行标准化生产。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空山土豆先后通过了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获得了“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和“地理标志保护品牌”,并注册了“空山”商标,大大提高了空山土豆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种源基地的核心竞争力得到大幅提升。目前,“空山牌”土豆种薯畅销川东北片区、陕西南部各县市和西部部分省市区;生产的紫色土豆等有机产品,已打入成都家乐福超市,成为都市居民的高端消费食品。同时,县农技站党支部还积极指导联合党支部大力培育党员群众的共建意识,教育引导党员群众牢固树立“荣辱与共、合作共赢”理念,主动参与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在基地形成了“困难一起担、资源共同享、发展齐心推”的良好氛围,不断凝聚发展正能量,有效增强了党员群众对基地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为种源基地的发展壮大注入了强大动力。
三、主要启示
(一)基层党建必须创新思维。在空山土豆种源基地建设过程中,县农技站党支部在组织设置、管理模式、运行机制、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进展。实践证明,要提高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关键是要运用创造思维,探索创新思路,以创新求突破,推动形成更加符合基层实际、充满生机活力的党建新局面,才能使基层党建工作适应新情况、新任务的要求。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