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是欠发达地区夯基础、增后劲和保增长、促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有了项目和投资,经济发展才有新的增量,产业转型才有持续动力。近年来,安定区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争投资就是保增长”的理念,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拉动投资、培植财源、发展产业、改善民生的强大引擎和重要载体,以“3341”项目工程为依托,以“千亿元大招商”活动为抓手,着力在谋划储备、争取建设、服务管理等关键环节下功夫,有效带动全区经济转型发展,助推脱贫攻坚进程,加快全面小康建设。2016年,共实施5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157个,总投资459亿元,项目总数较上年增加40个,投资增加99亿元、增幅达27.5%;实施各类招商引资项目56个,到位资金14.3亿元。
一、围绕脱贫攻坚,补齐短板抓项目。以实现“走水泥路、 住砖瓦房、吃自来水、用动力电”为目标,对照精准脱贫到村13项、到户7项指标,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着力补齐工作短板,增强发展后劲,加快脱贫步伐。全面加强以水、电、路、房为主的基础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完成了引洮一期扫尾工程,实现农村供水入户4.94万户;投入资金5900万元,年内改造农村电网1080公里;争取项目资金1.86亿元,实施农村公路通畅工程321.4公里、“千村美丽“示范村村组道路40公里;紧盯当年脱贫户,争取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155户;加快推进5471户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和香泉镇香泉村、西寨村和鲁家沟镇将台村中央财力移民搬迁补助项目,努力打造基础配套完善、公共服务优质、产业收入稳定、居住规模适度的精品示范工程;争取实施总投资3.39亿元的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抗旱应急调蓄水池、农村供水提升改造工程等8个水利工程和总投资6623万元的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等5个水保项目,着力改善脱贫致富基础条件。
二、围绕城镇建设,完善功能抓项目。坚持做大城镇、以城带乡、一体发展理念,着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旧城改造、保障性住房等66个城建重点项目,力争完成投资46亿元以上。着力优化路网结构、提升畅通水平,加快推进滨河西路、东河两岸通道、交通路南段拓宽改造等10条城市道路和福门桥、盘龙路桥、气象桥等4座桥梁建设。加快览山国际、西河馨城等8个旧城改造和富丽商厦、海旺家园等14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年内完成投资54亿元以上。用足用好“棚改+”政策,实施1507套棚改安置房建设项目,引导群众出山入川、进城落户,改善居住条件。加快推进南川、西川停车场和公园广场建设、改造,完善城市配套功能。建设一批功能齐全、带动力强的工商经济强镇、旅游文化名镇和高效农业大镇,内官、巉口2个中心城镇和李家堡、香泉、西巩等9个次中心城镇建设加快,提升城镇经济发展的规模带动效应和人口的集聚引领效应。启动实施定西城区东河西河治理工程,彻底改善城区河道环境卫生面貌。
三、围绕现代农业,加快升级抓项目。按照“粮经饲统筹、农林牧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的思路,以草产业为带动、马铃薯主食化为方向、“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重点,调整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强项目争取,促进产业提升,致力构建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坚持以草带畜、以畜促草、循环发展,引进建设总投资1.25亿元的民祥牧草青贮裹包饲草生产线及牧草加工基地、巨盆公司10万吨青贮饲料生产线等7个牧草加工项目,加快投资2500万元的伊兰纯清真肉食品、肉羊良种繁育场等15个养殖加工项目进度;加大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加强标准化养殖场建设,积极发展肉羊养殖专业村,打造西北重要的草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争取实施总投资2.65亿元的昌鑫合作社大岔村生态农业、蔬菜恒温储藏库、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试点等6个项目和总投资1.84亿元的旱涝保收标准化农田示范、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等12个农业项目,有效带动马铃薯、蔬菜等特色主导产业和现代旱作高效农业的快速发展。
四、围绕强工兴商,促进转型抓项目。积极顺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以市场需求和产业政策为导向,坚持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提升双轮驱动,狠抓项目对接争取,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升级和传统产业改造,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启动实施总投资16.4亿元的国英公司镀锌铁丝生产线、薯香园公司马铃薯主食产品产业化开发等19个重点工业项目和总投资107.4亿元的中国(定西)西部汽车城、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军民融合(西北)应急物流基地、城市共同配送中心等9个重点商贸物流项目;按照“三去一降一补”要求,指导需求缩减行业企业按照市场供需调整生产计划,围场土豆,对“三高一低”传统企业,实施兼并收购、资产重组、产权转让等方式进行关停并转,盘活闲置资源。挖掘潜力、加强培育,积极推动文化旅游、新型能源的新兴产业发展,打造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启动巉口古城莽权文化旅游产业园、西岩山生态文化公园建设;总投资13.9亿元的华家岭西风电基地、鲁家沟农光互补光伏发电等3个新型能源项目加快推进。
五、围绕群众关切,改善民生抓项目。从广大群众最关注、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不断优化公共服务,加快推进民生项目实施,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满足民需,实施学前教育、薄弱学校改造,“乡村舞台”、农家书屋建设,区级医疗机构搬迁整合、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等教育、文化、卫生重点项目20个,总投资达76.4亿元。坚持以更健全的社会保障改善民生,推进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乡镇敬老院等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就业培训、就业服务、就业援助项目及区殡葬所迁建工程建设。同时,坚持有限财力更多地向民生领域倾斜,积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推进实事项目建设,着力解决一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郭彦强)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