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蒜你狠” “向前葱”菜肉价齐飞 推动三月CPI“破二”
【新民晚报·新民网】国家统计局昨天(3月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CPI同比上涨2.3%,处于近一年以来的高位。推动CPI“摸高”、“破二”的主要动力,正是“鲜菜价格上涨35.8%,畜肉类价格上涨16.5%,其中猪肉价格的涨幅达到28.4%”的食品价格因素。
“马大嫂”们抱怨小菜场里的蔬菜“太贵了”,饭店老板减少了葱蒜的用量,还把炒肉片改成了炒肉丝。肉价与菜价齐飞,成为了这个春天农产品行情的主旋律。
菜价直逼春节高价位
春节过后菜价下跌,是往年的惯例。今年却一反常态,一路高歌猛进。记者昨天走访申城的菜场、超市和批发市场后发现,零售价在2元以下的蔬菜只有白萝卜和青菜。业内人士表示,相比去年同期,今年的蔬菜零售价平均上涨30%。
青菜2.5元/斤,米苋4元/斤,有机花菜4.5元/斤,冬瓜5元/斤,草头7元/斤,蒜苗8元/斤,芦笋10元/斤,就连往年只卖2元一斤的土豆现在都要3.8元/斤。记者昨天在杨浦区长岭路永吉路上的一家菜市场里看到,围场土豆行情,无论是郊菜还是客菜,蔬菜价格普遍高企。
“春节过后价格就没下来过,绿叶菜都快吃不起了。”正在买菜的叶女士抱怨,过去买一家三口一天的蔬菜,十元到二十元就够了,现在稍微买点时鲜货,就要好几十元。
在长宁路上的家乐福龙之梦店里,记者逛了一圈蔬菜区,几十个品种里价格在两元以下的,只有1.48元/斤的白萝卜和1.85元/斤的青菜,三元以下的只有2.38元/斤的山药,五元到十元的售价成为主流,例如7.88元/斤的刀豆,9.15元/斤的豆苗,5.15元/斤的马兰头,还有30元/斤的香椿。
“去年年底全国连续遭遇冰冻天气,使得供应量减少,从春节开始,蔬菜价格就处于高位。”业内人士侯余欣告诉记者,本市蔬菜零售价平均上涨30%,其中叶菜涨幅更多,约为35%。“往年3月中旬菜价就会一路走低,但今年却至今处于高位,直逼春节价格。菜价最高的时候,青菜都要卖到4、5元一斤,精细品种甚至要十几元一斤。”
“蒜你狠”又回来了
“这几天如果谁一开口说话有一嘴蒜味,绝对在炫富。”最近,有关大蒜价格上涨的段子在朋友圈里广泛流传。而在“蒜你狠”时隔六年卷土重来的同时,“向前葱”也身价飙升,大葱成为涨价新贵。
记者在家乐福龙之梦店内看到,产自山东的蒜头每斤11.8元,由上海某合作社生产的大蒜则高达20元一斤。平时毫不起眼的大葱也是异军突起,每斤售价高达14.6元。批发市场里,葱蒜涨幅也是惊人。在江桥批发市场里,大蒜从去年同期的3.5元/斤,涨到了现在的7到8元/斤,大葱则从去年的七八毛,一路涨到了5元/斤,价格翻了好几番。
一名卖菜小贩说,目前葱蒜普遍“卖不动”。“上海人本来葱蒜就吃的不多,一看价格高就少买或者不买了。主要受影响的是饭店客户,过去采购大蒜都是几十斤一买,现在只买个十来斤。”更有市民在网上抱怨,去火锅店都找不到蒜泥了。“服务员说蒜泥用完了,要了几次才拿来两瓣大蒜。”
猪肉价格淡季不淡
地里种的价格上涨,栏里养着的也不安生。从去年年底开始,“二师兄”身价看涨,进入今年3月份,更是突破2011年创下的19.6元/公斤的历史高点。肉价3月单月上涨30%,生猪价格创五年历史高点。
记者从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获悉,目前鲜白条的批发价为23元到24元/公斤,相比去年同期上涨50%。“去年养殖户亏损得特别厉害,很多人不养或者少养猪了,导致价格上涨。”上农批肉禽部负责人胡瑞源告诉记者,目前市场每天销售2500头左右生猪,供应量下跌10%左右。“供应量下降主要是因为价格高了,拿货少了,经营户生意不好做,一些小户就淘汰了。”
相比批发市场上的大幅波动,零售市场里的猪肉价格相对稳定,涨幅并不明显。记者在长岭路、永吉路上的菜场看到,纯精肉和五花肉每斤售价在19元到21元之间,大排18元/斤,夹心肉16元/斤,蹄髈15元/斤,肋排30元/斤,猪爪18元/斤。业内人士表示,因为前两年生猪价格低迷时,零售价未做明显下调,而此次批发价上涨,零售价也保持了相对稳定,所以市民感受不深。
分析:农副产品的价格为何集体走高?
春回大地,万物生长,本是供应旺季的时候,为何菜价久居高位?
春节已过,市场转淡,本该进入消费淡季,为何肉价仍难回落?
记者昨天采访多名业内专人士,他们表示,此轮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多样,是天气欠佳、供需失衡、游资炒作等多种因素叠加之后的现状。
原因一:“倒春寒”影响蔬菜产量
“今年年初,全国各地天气反常,各地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倒春寒,使得一些原本正在开花、结果的蔬菜被冻坏、冻死,产量明显下降。”江桥市场的陈军告诉记者,以冬瓜为例,去年同期冬瓜批发价1元/斤,现在则要4元/斤,就是因为冬季主产地海南岛遭遇冻灾。同样因为“倒春寒”,福建的番茄产量下滑,使得价格同比上涨10%到15%。
侯余欣则表示,上海市场上的蔬菜仅有25%来自本地郊区,75%则是来自全国各地,特别是冬季的蔬菜主要是来自于南方,比如海南、云南、广东、广西,以及福建等地,今年的几波寒潮,对以上产地种植的蔬菜造成了很大影响,导致货源减少,价格上涨。
原因二:生猪存栏量持续走低
“生猪价格上涨——母猪存栏量增加——生猪供应量增加——生猪价格下跌——大量母猪淘汰——生猪供应量减少——生猪价格上涨……”这是我国生猪养殖行业一直难以跳出的周期性规律。此次猪肉价格上涨,正是因为又走入了供应量减少的阶段。
国家发改委4月10日在官网刊文表示,在上轮“猪周期”中,生猪价格下跌期较长,养猪业长期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导致去年3月生猪价格进入上涨通道后,部分养殖场户补栏积极性仍然不高,补栏进程较慢,加之部分地方实施生猪禁养或限养,生猪产能持续处于低位。据农业部监测,截至今年2月,生猪与能繁母猪存栏分别连续37个月和30个月同比下降。这是当前生猪价格处于高位的主要原因。
此外,去年夏季天气炎热导致9月份后能繁母猪配种分娩率出现连续4个月下降,去年冬天全国大部低温寒潮导致仔猪成活率下降,也影响了近期生猪市场供应,使今年春节后价格不降反升。
3月份,全国平均生猪出场价格为19.02元/公斤,同比上涨55.3%。这与去年3月恰逢上轮“猪周期”低谷、生猪价格较低也有很大关系。
原因三:囤积蒜头炒作高价
6年前的“蒜你狠”让不少市民记忆犹新,“大蒜期货”成为热词,而此次价格上涨除了主产地遭遇大雪寒潮后产量减少,也不排除部分大蒜经纪人和经销商进行短期炒作,囤货居奇。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