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上午10点,长沙马王堆蔬菜批发市场内,货车的鸣叫声、蔬菜的搬运声……嘈杂声和以往一样按时响起。按规划,4月21日起,马王堆蔬菜批发市场将陆续搬至新址。
在人头攒动的市场里,在一个安静的角落里,那台秤、那辆车、那个水杯……都留下了时光的烙印。希望这一张张人与物的合影,留下今天的故事,留作明日的纪念。
洋葱批发商 —— 谭艳 200多块钱买的台秤陪伴自己最久
来市场将近12年了,这几台当初用200多块钱买的台秤,一直用到现在,每天的货都要经过它的“判断”。谭艳将三个砝码小心地从台秤上取下来,再轻轻用旁边的抹布擦擦沾上的污渍……十多年来,她常常重复着这个动作。“舍不得,还是要离开,这些东西用了十多年了,怎么也得留下。”
踩士 —— 李刚跃 三轮车从骑着走到拖着走
马王堆蔬菜批发市场刚建成时,围场土豆批发,他就过来了,花了1300元买了这辆三轮车,座椅现在被层层的胶布包住,已坏得没法坐人。他就在车前系了两根粗麻绳,拉着麻绳拖着车走。从上午10点到晚上10点,李刚跃的衣服干了湿,湿了又干。“这么多年了,舍不得,市场搬走了我们也会跟着去,这份工作我还打算继续做呢。”
开水阿姨 —— 代正敏 每天按时将水杯与水壶放在商户门前
每天早上6点起床烧水,然后将烧好的开水用茶杯和水壶装着,给每个买水的批发商门口送一壶,等到大家下班,再把所有的茶杯和水壶都收回来消毒。和水杯水壶打交道的日子持续了8年。代正敏说,最近这两天自己准备去看看新市场的房子,再决定是不是一起过去。
越南辣椒王 —— 刘文 马王堆菜市场学会了国际贸易
他在马王堆蔬菜批发市场已摸爬滚打了十多年。从刚毕业的初中生,到如今做到手下30多人的一级批发商。在刘文看来,生活离不开辣椒,就像他和这个批发市场的感情一样。
货车司机 —— 柳鹏 往返青岛与长沙十多年
柳鹏的货车里装了满满一车的芋头,从青岛运来。他是青岛人,工作就是从青岛采购货源,运送到长沙马王堆蔬菜批发市场的批发商手中。现在的这辆货车是他几年前买的,而关于买货车的价格和自己的工资,他笑着说“这个是秘密”。这样的生活已经持续了10多年了。他说,不管今后市场搬到哪里,他还是会继续与批发商之间合作。
移动商贩 —— 张再华 贴了胶布的篮子是她的“门面”
身上一个斜挎包、手臂提着大塑料袋,手上还拿着一个用了很久的篮子,篮子里放着香烟、槟榔和扑克牌,在路上来回走,也不叫卖,谁想买东西就走到她身边买。做了将近10年的张再华说,自己不会跟着搬过去,距离太远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她的孙子马上要出生了。“以后没办法在这里转悠了,这几天我要多来走走,和大伙再见见面。”
24小时营业店老板 —— 单玉英 白天她当班,晚上儿子守店
58岁的单玉英之前在马王堆蔬菜批发市场卖菜,几年前开了这家24小时营业的门面,白天她当班,晚上儿子过来守店面。
除了怀念,还期待看看新市场瞧好了
以后的市场就是这样滴
他的名字叫
长沙黄兴海吉星国际农产品物流园
入口六个通道分为应急、采购车、来货车、小型车、三轮车通道。
交易大厅采购的蔬菜,通过交易大厅中间的10米宽过道,用电瓶车装运至交易大厅两端,装上货车。这里不会再有大货车进来。
地磅新市场内交易过程中使用的地磅与一体机联通,交易过程中能通过电子显示屏查阅供货商、品名、重量、单价等。
市场內即将投入使用的电瓶车。
新市场地形图
等我卖完咯一车就来哒
4月20日,长沙马王堆蔬菜批发市场,马铃薯经营区里,前来进货的商贩要求再降低点价格,批发商表示这是搬家前最后一车货了,已是最低价。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