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10亿元的黑龙江港进马铃薯食品科技产业园建设目前飞速推进,亚太地区马铃薯产业“第一航母”已见雏型。为园区提供坚强电力保障的黑龙江齐齐哈尔电业局正在紧锣密鼓地加快建设配套电力工程。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达到24.65亿元、实现利税5亿元,将极大地推动黑龙江省种植业、运输业和商业流通的快速发展。
作为全省2012年重点农业大型招商引资、科技创新项目,黑龙江港进马铃薯食品科技产业园区建设工程于2012年7月28日开工奠基。该项目占地面积80万平方米,将利用3至5年时间分三期建成。这是黑龙江这一农业大省为推动马铃薯产业战略升级,以马铃薯产业为主导,旨在构建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种植、精深化加工、品牌化营销、均衡化储藏的发展格局,充分发掘地方资源优势而建设的大型科技产业园区。项目集新产品研发、马铃薯种薯繁育、种植、精深加工、销售为一体。达产后可繁育马铃薯原原种1亿粒,生产原种48万吨,新增鲜薯加工能力30万吨,生产马铃薯精制淀粉、蛋白粉、膳食纤维和渣皮饲料等,具有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将为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的推进注入崭新的活力。
在黑龙江省电力公司的支持下,齐齐哈尔电业局在工程伊始为园区安装200千伏安配电变压器和80千伏安配电变压器各两台,并于2012年9月初成功送电,为产业园区基建提供临时供电。按照产业园区的长期供电方案,该局还积极建设35千伏变电站,安装供电变压器总容量8400千伏安,架设35千伏供电专线,将有力地支持园区发展。同时,为大力实施马铃薯主产区大型喷灌项目电力配套工程建设,围场马铃薯行情,该局还新建、续建高低压线路52.2千米,不断加快电网升级改造步伐,在重点马铃薯产区老莱镇、原永丰乡,该局建设两座35千伏变电所,架设高低压线路229.5千米,安装配电变压器86台,总容量达12.84兆伏安,充分满足了当地生产用电需求和春耕灌溉需求。
针对黑龙江省马铃薯产业的不断发展,齐齐哈尔电业局今年全力打造一条以推动“马铃薯产业链”蓬勃发展为目标的绿色服务通道,为马铃薯育种、种植及产品的加工等各个环节提供充足可靠的电能。该局通过缩短报装审批流程,优化业扩报装工作管理,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特别在春耕、春旱等关键时节,简化办电程序,帮助优先为薯农解决用电难题。
为了解决制约薯农增产增收的实际问题,在马铃薯主产区讷河市,该局不断加快实施农网升级工程建设,2012年投资4700万元改造35千伏变电站三座、改造35千伏线路25.5千米,并在全省率先投运“农网综合降损辅助决策系统”,极大地改善地区的供电能力和电能质量。在电网工程建设期间,他们按照“统筹安排、计划控制、合理检修”的原则,尽量减少停电时间,保障客户正常用电需求,制定了事故状态下电力供应应急预案,以科学合理、快速反应的应急机制全力保障电力供应。电力员工克服电网改造工程工期紧张、低温天气等困难,抽调精兵强将,为讷河市新建6万平方米的马铃薯繁育中心工程改造线路。中心建成后将使全市脱毒种薯及良种应用率达到85%和98%,从源头上服务了当地“马铃薯产业链”的发展。(桑学勇 张旸 芦志刚)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