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才说,今年土豆丰收了,可他高兴了两天,就开始犯愁了。他说,前几天一个土豆收购商也不来,这几天来了又不收。把土豆的收购价格压得非常低,每斤仅三毛二分。按这个价卖,他今年至少要赔三十万元。马文才家里没有菜窖,气温降到零下的时候,马文才就只能把剩余的土豆全送到淀粉厂,每斤只能卖到一毛多钱,赔得更多。
正在起土豆的农民霍勇告诉记者,今年雨水好,土豆每亩地比去年增产了上百斤,家里11亩地能产17万斤土豆。要是按去年的价格,能挣上个十几万。但今年的行情不好,到现在土豆都卖不出去:“加起来连这个化肥、柴油、雇人钱,(成本)就四百多了,现在这土豆卖到四毛大几这还凑活,要不就亏了,围场土豆行情,贴了。”
乌兰察布市农业局的同志告诉记者,象马文才、霍勇这样的情况,在乌兰察布不在少数。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副旗长贾志军对此忧心忡忡:“今年的产量可以,但是今年普遍存在增产不增收。”
分析今年出现卖难的原因,贾志军副旗长认为:“去年的行情特别好,引得农民今年盲目投的多。”他说,这是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起作用。遗憾的是,农民们普遍不能科学的预测市场,抗风险的能力又差,在马铃薯行情好的时候趋之若鹜,盲目扩大种植。一旦市场有变,根本没有缓手之策。
马铃薯是内蒙古种植面积仅次于玉米和大豆的支柱品种,每年折合粮食产量占到全区粮食总产量的10%以上,达20亿公斤。今年,内蒙古马铃薯年播种面积超过1000万亩,鲜薯产量估计在1500万吨左右,面积和产量都居全国第二位。面积和产量也都占到了全国的1/10。
为解决马铃薯销售难,内蒙古各地政府都在全力帮助农民销售。乌兰察布市商务局近日牵头,在北京举办了马玲薯交易会,和32家经销商签订了收购11.8万吨马铃薯的协议。但目前,这和全市每年200万吨的外销量相比,还只是杯水车薪。大量的马铃薯仍然找不到销路。(刘源源 绿原 韩冬)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