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买的是马铃薯,不是泥沙。”昨日,武昌区粮道街菜贩李师傅致电本报新闻热线称,白沙洲农贸大市场的马铃薯供货商为增重牟利,故意将大量泥沙裹在马铃薯上。
昨日13时许,记者在粮道街云架桥农贸市场见到了菜贩李师傅。李师傅说,附近菜贩一直从白沙洲农贸大市场进马铃薯,但马铃薯包装袋里的沙土越来越多。
一袋马铃薯中究竟有多少泥沙?李师傅随手从摊位下拖出一袋未开封的马铃薯,放在电子秤上称重,显示重量为39.35斤。拆开袋口将马铃薯倒在泡沫板上,记者看到,每个马铃薯上都沾着泥沙,不少马铃薯甚至被裹得严严实实。李师傅用手简单拂去泥沙,5分钟后马铃薯才现“真容”。经过称量,泥沙净重为2.01斤。“这算是少的了,上个星期,有一袋40多斤的马铃薯里,掺了将近5斤泥沙。”李师傅说,按1.6元/斤计算,一袋40斤的马铃薯,进价64元,“买”泥沙都花了3-8元。
昨日16时许,记者走访白沙洲农贸大市场内3家批发马铃薯的商行。“兄妹商行”门口堆放着十余袋马铃薯,记者看到,包装袋内大部分马铃薯也被泥沙包裹。“黑龙江来的,一块五一斤,个头饱满,表皮光滑。”经销商说,“从外地运来就是这样,都是带着一起卖的。”
走访另2家商行,马铃薯价格均为1.25元/斤。记者注意到,2家商行的马铃薯表面虽鲜见泥沙,但品相较差。“为什么泥沙少,围场土豆,卖得还便宜?”一位经销商未作回答。
“不存在故意加入泥沙增重牟利的情况。”白沙洲农贸大市场蔬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马铃薯夹带泥沙多,可能是供货商分装马铃薯时清洗不充分所致。
市场内,一位商贩向记者透露马铃薯销售“潜规则”:品相好的马铃薯,供货商往往在分装时故意“清洗不充分”;品相差的马铃薯,供货商反倒舍得花功夫清理泥沙。(记者 刘智宇)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