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冀西北脱毒马铃薯产业研发的龙头单位,近年来,市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荣获国家、省(部)、市级科技奖励20多项,育成了“坝薯系列号”及“冀张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26个,2015年“冀张薯12号”在甘肃临洮县创造了亩产7500公斤的马铃薯高产记录……这些荣誉的背后,有一支默默奉献、专门投身马铃薯科研的团队,他们就是---
张家口新闻网记者 赵彩芬 通讯员 任全军
市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现有研究员4人,副研究员3人,助理研究员6人,助理农艺师2人。
在这个团队里,有的已经工作了20多年,有的去年刚毕业。
马恢,马铃薯研究所所长,从事马铃薯研究20余年,每次下乡搞科研,无论刮风下雨,这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研究员总是挽起裤腿来到田间地里,围场土豆经纪人,为当地的农民讲解马铃薯种植技术。
谈起马铃薯,马恢总是如数家珍,滔滔不绝。在他的眼里,马铃薯就是块宝,似乎没有任何缺点。
1996年以前,农业科学研究院以“坝上农业科学研究所”命名,地点设在张北县武老二村,马铃薯研究所当时被叫做“马铃薯研究室”。
那时候研究所条件差,在坝上只有简单的天平、卡尺等,测量仪器极其简单,没有开展精准的马铃薯病毒检测工作。遇到马铃薯质量变差,减产的情况时,只能通过植株的表象来观察是否受到病毒侵害,很多问题都无法准确的判断和解决。
办公地点搬到市里后,所里购置的酶标仪、原子荧光光谱仪、电子天平、显微系统等一批批新设备,为科研加足了“码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