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人士在《开局首季问大势》曾指出,高杠杆是“原罪”,是金融高风险的源头。去年以来,不断增加的债务违约案例引起了投资者越来越多的担忧。关于债务的担忧已经对经济信心、资本市场和人民币稳定性造成影响。
那么事实上,中国债务问题究竟有多大呢?法巴银行分析师陈兴动等从中国债务规模和组成部分、与其他经济体的比较、债务比例高企原因、中国债务真正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办法这五方面剖析中国债务问题。
债务组成:非金融企业负债是主要问题
根据法巴银行的预测,2015年政府负债、非金融企业部门负债、和居民部门负债的总和为166万亿人民币,占GDP的245%。在债务总额中,居民部门负债为GDP的40%,政府负债为GDP的56%,非金融企业部门负债的这一比例为149%。以下是华尔街见闻根据法巴银行的估计绘制的中国债务组成图表:
其中,非金融企业部门负债是主要问题。2015年公司债务综合是100.9万亿人民币,占据总债务的60%,同时是GDP总额的149%。公司债务违约不仅已经发生(其中许多是国企),而且违约案例的个数还在上升。在传统制造业和煤炭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和增长缓慢的背景下,情况可能会变得更加糟糕。
与国际相较:中国的债务比例在发展中国家中几乎最高
那这一债务比例,与其他经济体相比,究竟处于什么水平呢?根据法巴银行测算,就绝对值而言,中国占GDP比例245%的债务,相比发达国家占据GDP比例267%的水平要低。然而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债务占据GDP比例几乎是最高的。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债务水平增长速度极快,无论相比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国债务都是最快的。这意味着,尽管中国在后全球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增长最快,但其代价是更快积累的债务。
就债务组成部分而言,达到GDP比例40%的居民部门债务,相对而言是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的,同时也低于许多发展中经济体。居民部门债务率是相当低的,原因是,一方面,中国十年来居民部门储蓄率一直高于30%,另一方面,消费者信用市场在中国还未发展起来。
达到GDP比例56%的政府债务,相比发达国家的106%的水平是相当低的,但稍高于发展中国家的42%的平均水平。考虑到中国政府持有的大量资产,这样的债务水平看起来是安全的。(据中国社科院预计,2014年中国主权资产价值251万亿人民币,即GDP的3.9倍)
而中国非金融企业债务,达到GDP比例的149%,几乎是所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最高的。而且增长的速度也是同类中最高的。其中国企的杠杆比例在2009年之后迅速攀升,而私企却平稳地降低了杠杆。国企和私企的杠杆分化发展指出了两个事实:
第一,国企(尤其是地方政府融资工具),享受了不同形式的显性或隐性的政府信用担保,从而将私企挤出信用市场。
第二,中国经济增速在2012年后出现较大下滑,而国企却依旧在急速加杠杆。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对于盈利性不敏感,而另一方面,国企,尤其是地方政府融资工具,肩负有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来稳定经济增速的任务。
社会融资总量:股票融资仅占3.4%,商业银行贷款占大多数
中国高债务比例有其自身的原因。中国是一个拥有高储蓄比例的经济体,2015年该比例为47.6%,2014年该比例为48.6%,相比于2010年的50.9%稍微有所下降。
储蓄资本将被用于为经济活动融资,或者通过股权或债务(贷款和债券)。但尽管股票市场已经发展了20多年,中国的股票市场并不完善,土豆代收,投融资必须通过各种各样的债务。
下表华尔街见闻根据法巴银行的估算绘制的图表。
股票市场的融资仅占据了2016年4月社会融资总额的3.4%。剩下的96%由各式各样的债务组成:正式的商业银行贷款(69.2%),委托贷款(8.1%),信托贷款(3.9%),银行承兑票据(3.7%),以及公司债务(11.1%)。
法巴银行认为2015年总的家庭金融资产将达到120万亿人民币。其中,56万亿将会是储蓄的形式,该比例为46.7%。而52万亿人民币将会投资于所谓的理财产品,占据43.3%,包括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证券公司产品、保险、基金管理单位、网贷。
换句话说,所有这些家庭金融资产将会间接投资于债务中,以各种各种的贷款、债券的形式,来给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融资。
中国债务问题的症结何在:不良贷款率或达8.5%
首先,难以统计真正的债务规模。当前的官方数据并没有覆盖所有的金融活动,并不能很清楚地凸显出不同金融活动及他们风险的区别。中央政府未偿还债务相对比较透明,地方政府债务则不然。在2016年5月27日,财政部部长说,2015年末地方政府债务未偿还额为17.4万亿人民币,包括1.4万亿不确定债务,但很多人认为,这个数字是低估的。在而在居民部门负债中,很难预计通过家庭和个人融资的居民负债是多少。更重要的是,法巴银行的公司债务统计并没有包括那些在官方来源之外的债务。换句话说,法巴银行对于总体债务水平的预计,即166万亿人民币,是最低水平。不过,法巴银行认为其预计至少能包含真实债务水平的80%。
第二,总债务比例在过去八年增长过快。未偿还债务由2007年的41万亿人民币上升至2015年的166万亿人民币,八年内增长了超过300%,而债务占GDP的比例由2007年的145%上升至2008年的245%。法巴银行认为,过快增长最主要的原因是2008年至2009年间反应过度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
第三,债务成本过高。央行报告显示,2015年商业银行平均借贷利率为5.7%。我们肯定资产负债表外的利率会比这个更高。财政部报告显示,地方政府融资工具的平均利率为8%-12%;而国家统计局2016年5月报告显示,私企借贷利率为10%-13%。将5.7%乘以166万亿人民币,总债务成本为至少9.5万亿,为2015年GDP的14%。
第四,公司债务过高。2015年末达到101万亿人民币的公司债务,构成了60%的未偿还债务,并且相当于2015年GDP的149%。如果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估算,2015年9月公司负债占GDP比例就已达到166%,高于发达经济体的平均水平86%和新兴市场的平均水平101%。其中,国企是未偿还债务的主体。国企债务的相当一部分应被分类为政府债务,因为国企通常被要求承担政府的职能。从这点来说,公司债的一部分实际上是可转化给政府的。
最后,央行报告指出,2015年央行监管下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为1.3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1%,不良贷款比率为1.67%,这个数据显然是低估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