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主粮化,对黑龙江省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机遇。但是,伴随着兄弟省份的土豆产业的崛起,需要政策、资金、技术的多方到位,才能鼓励农民的积极性,让种植户、经销商、消费者都受益——
4月20日中午,在学府路哈达市场大门口附近,一位姓齐的中年男子在叫卖他那一整车马铃薯,40斤一袋的马铃薯卖25元,遇到来讲价的客户他显得有些不耐烦,直嚷嚷:都这个价了还讲啥呀?他是专门贩卖马铃薯的商贩,他告诉记者,他这些马铃薯虽然储存了一冬,但秋后啥价现在还啥价,真的是亏了。闲暇之余,他数次和记者说:要是能深加工就好了,加工成马铃薯粉的话15年都不会变质。
一个商贩说出了我国关于土豆产业发展的趋向,说出了土豆种植户和经销者的共同愿望,也说出了土豆主粮化的必由之路。
来碗马铃薯饭如何?
今年1月6日,农业部透露,我国将推进实施土豆主粮化战略,土豆将成为即大米、面粉、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主粮,黑龙江省是产粮大省,同时也是土豆生产大省,还是土豆种薯培育大省,更是土豆种植经验丰富的省份,在土豆主粮化战略实施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先天优势。
土豆主粮化主要依赖于对土豆的精深加工,在国外,土豆精深加工产业比较发达,西欧的平均加工率高于产量的50%,美国达到76%,除了加工成薯条、薯片、粉条、粉丝、淀粉、全粉外,还可以加工成其它90多种食品样式,比如,用土豆粉做面包,用土豆粒做米饭。
土豆营养丰富,不但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含量较高,脂肪含量较低,而且可以预防高胆固醇、高血压、糖尿病,是改变国人膳食结构,培养健康饮食习惯的必然选择。
待我国实现主粮化后,老百姓的餐桌就更丰富了,你和我随时都可以说:来碗马铃薯饭。
马铃薯盛世中的落寞
然而,黑龙江省土豆产业在全国所占市场份额在逐年减少,目前种植面积仅为430万亩,比10年前减少了170万亩,居全国第7位,占全国种植面积的5%。与此同时,内蒙古、云南、贵州、四川和甘肃等省份的土豆产业迅速发展,并纷纷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使科技引领走在了前面。
而这些是黑龙江省曾经的辉煌。
在土豆加工方面,黑龙江省淀粉及其它深加工企业有500多家,加工能力达80多万吨,其中,淀粉加工能力居全国第一,精淀粉生产能力为30万吨。但黑龙江省农科院专家吕典秋介绍说,全省淀粉的实际生产量仅为10万吨,而全省唯一一个能生产土豆全粉的企业北大荒集团,年生产能力仅为1.2万吨。
生产能力直接制约着土豆的销售。
在绥化市东富乡腰房村,马铃薯种植专业户王淑琴对记者说,去年马铃薯没卖上好价,一下亏了20多万。她在腰房村共包了30公顷地,全部种植土豆,近几年马铃薯产量时高时低,但价格升幅不大。她说,大前年我是挣着了,但这两年人工费和农资费用抬起来了,结果是种的面积越大,亏的越多,我们农民唯一的办法就是靠地窖储藏,要是能有更多的企业来收购就好了。
落寞归落寞,马铃薯变主粮这杯羹还是要吃的。
主粮之路有多远
黑龙江省三大主粮的单产水平在不断提升,科技引领的作用已经发挥得比较充分,土豆价格,而土豆单产水平每亩不足1.5吨,仅为发达国家单产水平的一半,增产空间很大。黑龙江省大面积持续种植玉米水稻小麦等农作物导致土壤板结,病虫害严重,农作物的品质受到影响,亟待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土豆作为块茎类作物,可以与玉米、小麦等谷类作物进行轮作,吕典秋还向记者介绍说,黑龙江省气候和土地状况都非常适合土豆脱毒标准化繁育生产,每年向全国28个省提供优质种薯50-70万吨,约占全国种薯调配量的20%左右。
黑龙江寒地黑土土豆研究所所长尹作全作为脱毒种薯培育专家,30年来只干一件事,就是研究培育高产土豆种薯,他研发的土豆三层结薯和复种土豆大棚高产技术、土豆无基质栽培技术,推动了土豆的高产稳产,由研究所基地研发的种薯得到广泛认可,行销全国各地,成为内蒙等马铃薯产地的优质种薯,俄罗斯沿黑龙江流域的很多马铃薯种植区域也大量使用他培育的种薯。
在谈到如何科技驱动推进土豆主粮化时,尹作全认为,黑龙江有条件抢占先机,而且,必须抢占先机,黑龙江作为农业省份,有着天然的生态优势和气候优势,在陆昊省长的倡导下,又主打绿色食品这张王牌,农作物的精深加工是农业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不可逾越的问题,作为科技工作者,责任是显而易见和责无旁贷的。
科技引领固然重要,政府部门的引导是不可或缺的。
谋划与布局正当时
在土豆主粮化的进程中,政策、科技、资金和营销都是需要政府部门预前谋划的,就是避免薯贱伤农,又要防止流通不畅,还是提供给广大薯农以科技支撑。
李文华、李学湛、吕典秋等学者提出,黑龙江省应努力提高全省土豆的种植面积、单产水平、总产量和主粮化产品在土豆总消费量中的比重。力争到2020年,使黑龙江省土豆种植面积由目前的430万亩增加到800万亩,土豆单产提高到亩产2吨,土豆鲜薯总产达到1600万吨,比目前增加1000万吨。种薯生产比例增加到20%,主粮化加工比例达到50%,加工鲜薯800万吨,生产全粉等产品约为130万吨,产值达到150亿元,利润25亿元。新建年加工能力为1-3万吨的全粉加工企业10-15家和5-10个产加销一体化示范基地。
生态食品产业是黑龙江省优势之一,不应该错过每一个发展机会。土豆主粮化的提出,无疑又给黑龙江提出了一个新的考验。
伴随着兄弟省份的土豆产业的崛起,需要政策、资金、技术的多方到位,才能鼓励农民的积极性,让种植户、经销商、消费者都受益,才能加快主粮化进程。(记者蒋国红 万冲)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