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举办的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会上表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马铃薯主粮化发展,努力推动形成马铃薯与谷物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据介绍,土豆有望成为稻米、小麦、玉米之外的第四大主粮作物,种植面积将逐步扩大到1.5亿亩,年产鲜薯增加2亿吨,折合粮食约为5000万吨,将显著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水平。
中投顾问董事、研究总监郭凡礼表示,马铃薯有望成为国内第四大主粮作物,主要是基于国内粮食安全的考虑。更为重要的是其有着种植、加工等方面天然的基础,未来势必会在国内掀起一股资本投资热潮。
粮食安全是一国之根本,这从日韩两国对农业高额补贴就可以看出。国内未来粮食需求将不断增长,然而小麦、水稻等主粮受土地制约明显,增产空间有限,国内粮食安全面临一定挑战。因此选择新农作物作为主粮补贴有较大必要性。马铃薯的部分加工产品业已经在终端市场流通,围场土豆,并且能够为消费者所接受,这也是选择马铃薯作为第四大主粮的主要原因。此外、种植要求相对较低、单产提升空间大也是马铃薯当选的主要原因。
资本历来是闻政策而动,政策利好及广阔的发展空间定会引来资本竞折腰。在马铃薯成为国家主粮之一后,政府将会在规划层面、种子领域、加工工艺领域有所作为,未来具体政策会不断推出。国内土豆人均消费量只有14千克每年,仅是发达地区的五分之一,市场空间较大。更为重要的是国家的土地改革制度也会土豆规模化种植奠定了基础,未来资本定会蜂拥而至。
不过资本涉足马铃薯种植期间应注意三方面的风险:其一,自然灾害风险,三大产业中农业是最为脆弱的,因为其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影响。一旦出现,后果也是不可估量的。近两年国家对农业扶持力度正在不断加大,增强农业生产者抵御风险能力也是重要方面,相关参与者可以通过参与农业保险的方式来降低风险。
其二,价格波动风险,如同其他农产品一样,国内马铃薯同样也经历着价格上下波动的情况。未来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国内马铃薯种植面积、产品加工方面均有会资本投入,对于土豆产量和市场占比扩大有利。但是不可避免的是因资本集中、盲目的进入,市场供应量增加,未来价格波波动幅度更大。然而马铃薯成为国家主粮之后,其价格对居民生活水平影响加重,国家需要给予干预以保障价格的平稳,如收储制度、推动规摸化水平等。
其三、市场销售风险,上游农产品对下游需求关系紧密,虽然马铃薯相对保质期较长,但是若没有及时销售那么对于投资者而言也是惨重的损失,后期也需要付出额外的、不菲的仓储成本。因此除了政府部门干预,相关资本也可以通过延长产业链来降低此类风险。值得注意的是历来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中,加工和销售环节利润水平颇高,若资本涉足加工环节,不仅可以降低销售风险,更可以增加收入、提升整体利润水平。
中投顾问董事、研究总监郭凡礼指出,此前农业属于高风险、低收益的行业,因此国内资本对农业领域投资并不感冒。但是如今不同,联想集团进军猕猴桃、蓝莓、茶叶领域,乐视成立互联网生态农业,马云旗下基金涉足奶牛养殖等,在国家一号文件屡屡定格农业领域、土地制度改革、居民消费升级等基础下,如今资本对农业可谓是趋之若鹜。
整体而言,国家也寄希望于规摸化来改善国内小农经济存在的产量低、效率、价格波动等风险,为资本进入农业创造各种条件。当然国家的这一策略也会落实在马铃薯种植领域,未来随着马铃薯成为国家主粮,其受重视程度当然会增加,从育种、种植再到加工和终端销售整个产业链条都将受益,此前涉足其中的资本或者企业有望得到高度关注。未来资本涉足热情势必高涨,不过国内各大受政策关注的产业初期都会面临资本集中进入,如此势必会增加资本个体和产业整体风险,建议诸多资本衡量自身资源后谨慎进入。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