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丰收后的困惑:甘肃农产品市场出现卖难
储藏起来等有个好价钱再出手
定西马铃薯喜获丰收薯农错峰销售规避市场风险
安定区内官营镇,一位薯农往车上装马铃薯,准备先贮藏一段时间再销售。
安定区高峰乡农民王继国正在就地掩埋刚刚采挖的马铃薯
每日甘肃网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今年,马铃薯市场行情不容乐观,作为全国马铃薯三大主产区之一的内蒙古自治区马铃薯市场出现了“过山车”现象。同是全国马铃薯三大主产区之一的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种植面积达107.5万亩,尽管遭遇去秋至今夏的持续严重旱情,预计总产量仍将达到130万吨。定西市马铃薯市场现状如何?如何规避市场风险,保护农民的根本利益呢?记者就此进行了实地采访。
薯农参与市场主体
虽然今年定西遭受了严重的旱情,但因秋季几场降雨为马铃薯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分,定西市300万亩马铃薯丰收了。由于气候原因,今年定西市马铃薯主产区安定区各乡镇马铃薯集中采挖时间较往年推迟了二十天左右,除了种植大户零零星星提前采挖外,其他薯农将等待一段时间再采挖。但无论是西南重镇内官营马铃薯市场,还是定西南川马铃薯综合交易中心,各收购摊点相比往年交易大幅减少。
薯农们如何看待目前的马铃薯市场?
10月13日早上,记者来到安定区高峰乡,在该乡麻地湾村5社的一块马铃薯种植地头,正在地里采挖马铃薯的当地村民杨青春告诉记者,尽管今年的价格低些,但销路没有问题,她暂时还不想卖,准备把采挖的洋芋就地掩埋,1个多月后价格高些了再卖。由于家里只有一个劳力,难以及时采挖种植的10亩马铃薯,如果天气变冷,不及时采挖的马铃薯会冻到地里头,所以患心脏病难以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丈夫张礼也忙着到地里帮她捡拾马铃薯。家里还以80元/天的价格雇邻村的人来帮忙采挖。谈及今年的收入,杨青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种植1亩洋芋包括种子、化肥等成本就要450元,今年亩产4000多斤,按照0.45元/斤的价格销售的话,每亩收入也就是1800元左右,计算人工的话,纯利润不多了,但总比种小麦强多了。
另一块地头,麻地湾村的村主任王继国正忙着在地里就地掩埋马铃薯。“多了贱,少了俏。现在的市场行情不好,先把马铃薯就地埋起来,待市场价格高了再卖。”王继国一边挥动着铁锹一边对记者说。像王继国一样,当地农民参与市场的
主体意识增强了,他们采取就地掩埋和运用马铃薯贮藏库(窖)先贮藏马铃薯,择机上市。“多挖窖、广积薯、均上市、稳价格、保加工、增收入”成为当地老少皆知的口头禅,也成为安定区有效解决“薯贱伤农”现象的制胜法宝。
政府多方护农
记者了解到,如何应对目前的市场行情,安定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已经早早入手加大了融资力度,协调收购大户和加工企业贷款、开通绿色通道、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畅通信息渠道,宣传全国马铃薯各大主产区和终端市场马铃薯行情,让农民及时了解信息。当地的十多家马铃薯加工企业早已检修好机器,等待马铃薯集中上市时敞开收购,开足马力生产。
安定区马铃薯经销协会会长刘大江告诉记者,去年甘蓝、西芹、辣椒等新鲜蔬菜和马铃薯卖上了多年来少有的“天价”,今年全国各大主产区蔬菜和马铃薯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终端市场作为马铃薯替代品的蔬菜既新鲜又便宜,较马铃薯要热销得多,马铃薯遭遇了“冷眼”。终端市场的价格不高,主产区的价格也就偏低是正常的现象。有政府帮助马铃薯收购大户协调贷款,铁路、金融部门大力支持,马铃薯协会给农民一个合理的价格,敞开收购,加大储藏,围场马铃薯代收,延缓上市,错峰销售,等待各大主产区马铃薯销售接近尾声和全国新鲜蔬菜销售旺季过后,协会将组织经销大户挺进终端市场,向各大市场销售。怎样应对市场风险,刘大江很乐观地对记者说,受气候等因素影响,预计内蒙古、青海等地的马铃薯于11月上旬热销结束,终端市场新鲜蔬菜一定程度在减少,11月下旬后马铃薯市场价格会回升,安定区的马铃薯销售旺季就来临了。
-采访手记
马铃薯市场价格也有大小年之说,也就是指一年行情好一年行情差。从事马铃薯种植销售的农民要遵循经济学“价格微笑曲线”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冷静对待目前的市场行情,多了解市场信息,待价格回升了该出手时就出手。政府部门要适时加大科技投入,引导企业、合作社和农户加大订单农业生产,成为有效应对市场风险、主导市场话语权和稳价增收的有力推手,切实保护农民的根本利益。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