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批发

土豆批发洋芋情(上)

字号+ 作者:围场土豆批发网 来源:网络整理 2016-09-06 13:08

今日是“2015中国恩施南方马铃薯大会”,他在会上荣获了“马铃薯科研终身成就奖”。 他的妻子叫陆儒林,是他的同事,也是一个洋芋专家,研究成果多次获国家省级

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人是极少的,而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又做得极好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刘介民就是这种少之又少的人,他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研究洋芋,围场马铃薯批发,而他把洋芋又研究得很透,很到位,很有成效,实在是难能可贵。

此刻,他正坐在我的面前,接受我的采访。这是在他的家里,宽大的客厅因家具偏少而略显空阔清寂,阳光透过窗户射进来。

刘介民似乎还沉浸在上午的情境之中,他的脸颊泛红,眼睛灼亮,眉宇间洋溢着耄耋老人少见的青春神彩。今日是“2015中国恩施南方马铃薯大会”,他在会上荣获了“马铃薯科研终身成就奖”。从州委书记王海涛手中接过证书的那一刻,他的眼睛湿润了,手微微抖动。“终身成就奖”,这是对他洋芋生涯的高度肯定和褒奖,人一生锲而不舍地追逐心中的目标,梦圆之时,便是最感惬意最感欣慰的时刻。他太幸福了,太激动了,眼前是欣赏钦佩的神情,耳边是如涛的掌声,他忍不住老泪滚落,顺颊而下。

能不感激么?是洋芋使他这一生充实而快乐,虽忙碌虽苦累心里却舒爽,再孤独沉闷的日子,只要见到洋芋,便胸怀敞亮、气顺神定。是洋芋成就了他的事业,他先后获洋芋科研成果18项,其中选育成功的洋芋新品种“676-4”、“双丰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洋芋种质资源征集、保存、鉴定、整理与利用、洋芋抗青枯病抗源亲本筛选和创新获农业部科技进步奖,洋芋加工系列品种系选育获国家科委、计委、财政部重大科技成果奖,脱毒种薯体系建设获中科院一等奖……我翻看着刘介民一摞获奖证书,不禁感慨非常,这就是他,一个科技工作者——生命里程的记载啊,这每一本证书,都连着一串深深的足迹,都响着一支铿锵悦耳的歌,这是一支奋进的歌,是一支豪迈的歌,是一支希望之火永不熄灭的歌。

更使人惊叹和感奋的是,刘介民1957年引进筛选的洋芋高产优质品种“米拉”在我国西南部大面积推广,多年稳坐全国洋芋优质品种推广面积第一的宝座,迄今为止,“米拉”已累计推广2亿多亩,实现产值40多亿元。

难怪刘介民是那样的喜爱洋芋,一个尽忠于事业的人,一个把理想信仰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人,一个专心致志欲实现抱负获取人生最大价值的人,洋芋帮助他达到了目的,他能不喜爱吗?

刘介民因洋芋收获了事业,也因洋芋而收获了爱情。

他的妻子叫陆儒林,是他的同事,也是一个洋芋专家,研究成果多次获国家省级大奖。

刘介民和陆儒林是因洋芋而相识相知,是共同的追求和心愿使他们走到了一起。

他忘不了他们冒着严寒和风沙去东北、内蒙等地引种的时光,忘不了一起在天池山对引回的600多个品种进行选育的日子,更忘不了煤油灯下遇到科研难题时互相鼓励的眼神,忘不了生活条件虽粗劣却互相照顾的点点滴滴。

1960年春寒料峭的日子,他们结合了,在天池山农科所那栋破旧的四合院里,从此,他们便在生活与事业的道路上,在岁月的风雨中,相依相随。

正是这一年,从东北引进的“米拉”脱颖而出了,以其高产和高抗病性独领风骚,力压群雄,成为天池山上一匹俯岭长啸的“黄骏马”,之后,这匹黄骏离开了天池山,在恩施崇山峻岭间,在云贵高原和武陵山脉撒蹄狂奔,纵横驰骋,把温饱和致富的希望带给这里的人们。

刘介民对洋芋的情份里,饱含着对群众对祖国的深爱,对党的忠诚和感恩。他的洋芋情,实则是这几种感情的融合。

那年冬天,刘介民冒着冰雪从山西大同引回200多个洋芋良种,到武汉车停,他把洋芋卸下来寄在汉口码头,然后急匆匆赶到省农业厅汇报,没想到,回来时在电车上他的钱包被盗了,他记得寄存单是放在钱包里面的。他又急又气,一路急跑赶到寄存处,对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后要求取走洋芋,工作人员不肯,一定要见寄存单,刘介民蹲在地上,抱着头,不说话,眼泪盈眶。工作人员认为他矫情,几个土豆也用得着如此伤心么?刘介民抹了一把泪,对他说,你哪里知道哟,这些种子培植推广后会解决许多人的饥饿问题,会救不少人的命哩。

那几年刘介民经常下乡,深感农民缺粮的困顿,特别是1959年遭遇特大旱灾,粮食无收,饥饿张开血盆大口,吞噬了许多群众的性命。不少人出外找粮,走着走着便倒下了,挣扎了几下便咽了气……那些天,刘介民的心情很沉重,晚上总失眠,一闭眼睛,那些死者的脸总在他眼前旋,那一双双临死前仍充满期待的眼睛望着他,他的心一阵阵疼痛,泪水流下来,浸湿了铺盖。

三更时,他爬起来,用湿帕子揩了下脸,提起洋芋口袋出了门,他要赶路,到那些受困于饥饿的山村去,到那些渴望有一口洋芋饭吃的乡亲们中间去,宣传推广“米拉”,指导人们种植,以一颗同情怜悯之心去拯救被饥饿困扰的群众。

他先后将鄂西南的高山区乡都跑遍了,还进入了周边一些地区。那段时间,边远山区的农民不难看到一个高瘦的中年人,戴副眼镜,穿着水草鞋,背个帆布包,包里插把雨伞,经常在山间的小路上行走,风尘仆仆的样子。后来才知道他叫刘介民,洋芋专家,是来边远山区点火的,点什么火,科技之火,良种良法之火,米拉之火。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高产优质的“米拉”在恩施山区推开了,恩施州上世纪50年代洋芋面积不足40万亩,平均单产只380公斤左右,后推广米拉,面积发展到180万亩上下,平均单产突破了1000公斤,最高达1200公斤。随着洋芋单产稳步提高,面积大增,加上科技部门恩单2号苞谷新品种和小麦、水稻良种选育成功并推广,山区农民的温饱问题逐渐解决了。

选育推广米拉的同时,刘介民将相当一部分精力用于洋芋栽培技术的研究。他以极大的热情做这项工作,除了洋芋生产的现实需要外,很重要的一个动力就是爱国情怀,就是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他要向外国人证明自己的能力,证明中国的智慧和科技水平,除了证明,也应该为世界的科技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而这种情绪滋生于那年的国外考察。

那年夏天,刘介民带着两个助手冒着炎热去国外考察洋芋的生产与科研。在洋芋故乡秘鲁,在美国俄亥俄州、爱荷华州等地,刘介民他们访问了不少洋芋研究试验站,还看了几个生产洋芋的农庄。在归国的头一天晚上,刘介民久久不能入睡,他的脑中交错出现国内和国外洋芋生产的画面,他索性爬起来,揿亮电灯,铺开纸,提笔给上级写考察报告,并提出以主攻洋芋栽培技术为突破口,提升洋芋的产量和质量。他说,在发展中国家,目前,洋芋的栽培技术仍是一个普遍的难题,我们如果在这方面走出来一条路子,便可为他们提供借鉴。

回国以后,刘介民一头扎进试验田,潜心研究洋芋栽培新技术,经过一段时间的苦斗,他成功了,他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洋芋栽培新方法,这里面包括选茬整地、适时播种、播种方式、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田间管理等方面。之后,他又把目光瞄向间作套种,他和助手田恒林等选择不同海拔高度、不同生态条件的地区进行布点实验,实验结果证明实行宽窄行双行套种为最佳套种方式。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土豆价格恩施州马铃薯培育正当时[组图]

    土豆价格恩施州马铃薯培育正当时[组图]

    2016-09-08 11:10

  • 围场土豆马铃薯机械化生产受三岔农民亲睐[图]

    围场土豆马铃薯机械化生产受三岔农民亲睐[图]

    2016-08-29 12:06

  • 土豆代收南方土豆大会品牌农业讲座及商务洽谈举行

    土豆代收南方土豆大会品牌农业讲座及商务洽谈举行

    2016-06-08 11:02

  • 土豆价格“互联网+”模式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

    土豆价格“互联网+”模式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

    2016-05-22 11:26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