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加快产业发展 助推精准脱贫
马铃薯是武山县主要农作物之一,种植历史悠久,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和经济价值,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2016年全县马铃薯播种面积24.1万亩(贫困村种植面积7.2万亩),其中正茬13.87万亩,地膜覆盖5万亩,复种2.71万亩,预计总产量30万吨以上,总产值达3.6亿元,已成为我县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种薯生产稳步发展
今年以来,为了加快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与推广步伐,全面提升马铃薯品质和产量,促进马铃薯产业快速发展,省市农业部门领导高度重视马铃薯脱毒种薯全覆盖工程,下达了脱毒种薯原种生产及新品种展示项目,并将马铃薯种植列入政策性保险补贴范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全县马铃薯生产的发展,在扩大种植规模,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扶持加工企业,促进鲜薯外销,提升产品竞争力等方面给予了政策倾斜,资金扶持,县级财政配套政策性马铃薯保险资金91万元。县农业局紧密结合省市县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制定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并与各乡镇签订脱毒种薯推广责任书,靠实工作责任。
二、大力开展宣传培训,提高农户科技素质
为了全面提高广大农户的科技种田水平和文化素质,县农业局成立了马铃薯脱毒种薯全覆盖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制定技术规程,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县种子管理站结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抓好宣传培训和技术指导。技术人员在马铃薯播前和生育期,分赴各乡镇贫困村示范区对乡村干部及马铃薯种植户围绕脱毒种薯丰产栽培技术分期进行培训,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脱毒种薯的优越性,扩大社会影响面,使脱毒种薯增产效果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目前,共举办培训班10期,培训农民1200人,发放技术白明纸1800张,广播宣传25次,电视宣传3次。
三、积极整合项目资金,加大良种引进力度
针对我县马铃薯品种退化快等问题,今年县种子管理站整合项目资金,全面实施《马铃薯脱毒种薯全覆盖工程项目》,从定西旱农中心、天水市农科所等科研育种单位购进陇薯10号、陇薯14号、冀张薯8号、陇薯7号等马铃薯脱毒新品种17.2万公斤,在全县12个乡镇进行了示范推广,全县马铃薯种植呈现区域化发展态势,河谷川区以大棚和地膜马铃薯为主,主要种植荷兰15、新大坪、大西洋等早熟品种为主,二阴山区主要种植陇薯7号、陇薯10号、冀张薯8号等中晚熟优良品种为主,马铃薯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
四、强化品种试验示范,选育优质高产良种
为了在脱毒种薯引进过程中提供详实准确的依据,选育出优质高产良种,今年4月份以来,武山县种子管理站在榆盘乡梁沟、关儿等村示范区内实施马铃薯脱毒种薯品种对比试验,引进了天薯11号、农天1号、L1027-10等新品种22个,设立药剂拌种试验1个,黑白膜覆盖对比试验1个,秸杆覆盖试验1个、深松与覆膜试验1个。
五、狠抓良繁基地建设,加快良种推广步伐
今年以来,在巩固榆盘乡马铃薯良繁基地规模的基础上,狠抓了滩歌、龙台、沿安、咀头、温泉、桦林等乡镇的马铃薯良繁基地,依托天水田园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良种繁育优势,推广原种扩繁种植,辐射带动全县一、二级种薯的扩繁推广。建成了稳定的良繁基地3个,脱毒一级种薯核心示范区4个,其中1000亩基地6个,500亩基地12个。通过抓基地,稳规模,土豆批发,示范带动,全县马铃薯良繁基地面积发展到2.5万亩左右,年产种薯7.3万公斤,使用马铃薯良种的增产幅度达到30%以上,特别是榆盘乡的河程、关儿良繁基地,年产马铃薯良种300多万公斤,贫困户户均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
六、推广高产栽培技术,抓好病害统防统治
县种子管理站与农机管理站、植保站密切配合,在核心示范区内集成推广增产效果显著的高产栽培技术,重点推广集成配方施肥、机械深松旋耕、机播机收等环节综合机械作业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等先进栽培技术。今年6月份,县农业局及时抽调技术干部,组成专业机防队,分赴重点乡镇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进行宣传指导防治工作,累计投入农药2.4吨,出动机动喷雾器25台/次,无人机2台/次,统防统治1.2万亩/次,带动防治0.7万亩/次,使马铃薯晚疫病得到了有效预防和控制,为种植户增产增收打下了良好基础。
七、延伸产业发展链条,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按照省上提出的“品种专业化,种薯脱毒化、种植区域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经营产业化”的马铃薯产业化发展思路,引导马铃薯加工企业和薯农组建马铃薯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依托已建立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和运销经纪人,拉长产业发展链条,疏通产销流通环节,强化外销、创造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全县已建成千吨以上马铃薯种薯贮藏库7个,培育马铃薯专业合作社7家,三粉加工企业1家,小型加工专业户500多户,我县马铃薯已获得了国家绿色A级认证。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