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
对比去年土豆滞销遭贱卖的情景,很多人记忆犹新,但今非昔比,当下的土豆却是“翻身”了。目前,各大城市的马铃薯批发价纷纷突破4元/千克的大关。而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就是产量下降。
因之前市场波动影响,相关行业协会估计今年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下降约30%。加之,2012年降雨量大,马铃薯晚疫病席卷了西南、西北、东北等主产区。根据全国农技推广中心估测,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面积约为240万公顷。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作为中国最大的马铃薯基地,内蒙古的马铃薯产量占全国产量的七分之一。预计今年马铃薯种植面积将减少20%到40%左右。据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提供的数据,2011年内蒙古马铃薯种植面积1069万亩,产量982.4万吨,如果减产20%,就是785万吨左右。
减产导致的必然结果是市场价格的坚挺。今年马铃薯明显身价不菲。在内蒙古等产地的商品薯出库价已经达到1.2~1.8元/千克。上游种薯行业直接受到了这波利好行情的支撑。据内蒙古民丰薯业董事长张国先生介绍,目前民丰薯业在乌兰察布的种薯基地已收获完毕,正在销售过程中。“现在订单销售的情况很好,价格比上年度有明显提升。”张国先生对当前种薯的市场行情表示非常乐观。
然而,产业链下游的企业正在“勒紧裤腰带”。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淀粉企业的马铃薯收购价已达到了700~800元/吨,马铃薯淀粉的价格也水涨船高,达到了8000元/吨的高位,相对于2011年6000元左右的单价,增长了三分之一。面对高企的原料价格与销售价格,淀粉企业与中间商均表示走货清淡,而原料的紧张更是导致了马铃薯淀粉断货、加工企业开工不足等现象频现。据行业人士介绍,2011年全国马铃薯淀粉的产量约为53万吨,预计今年将缩减10万吨。
相应地,在终端的食品加工领域,因国内外整体经济环境趋冷,出口疲软,内需拉动不足,不少食品企业考虑压缩成本,选择价格相对较低的玉米淀粉或木薯淀粉进行替代,以解决马铃薯淀粉供应不足、价格高涨的困局。
马铃薯走俏的背后是产量大减,而减产是天灾,也是人祸。病害影响是一方面原因,而另一方面,产业链不完善,舆论炒作的消极影响等,也是不可否认的因素。马铃薯近两年的价格如过山车般大起大落,让行业“伤筋动骨”。2010年马铃薯价格大涨,部分地区的零售价甚至一度超过6元/千克。行业内欢欣鼓舞,行业外蠢蠢欲动,煤老板、炒房客等各路资本闻到马铃薯的诱人味道开始来掘金。但过多的投入导致2011年马铃薯供大于求,价格暴跌。鲜薯集中上市时期,马铃薯田间收购价甚至低至0.4元/千克。马铃薯从“金豆豆”变成了“薯你贱”。
2012年,栽了跟头的投资客偃旗息鼓,而农户与种植企业的积极性也受到打击。农户跟风如同散户炒股,向来跟涨不跟跌。2011年的低迷行情让很多农户放弃种植马铃薯,不少人转向了价格高攀的玉米。另一方面,种植大户和薯业公司今年也趋于谨慎。其中不少人因在2010年大赚了一笔,为了乘胜追击,2011年春天盲目扩大种植面积,银行的贷款金额比往年大幅上升,目前还贷压力不小。受明年的生产资金严重不足和担心明年价格走低的双重影响。种植大户与薯业公司也纷纷减少了马铃薯种植面积。
这其中媒体的推波助澜也是重要因素。很多农产品品种都存在“大小年”的现象,而在波动过程中的一个个案被媒体曝光,影响放大之后,反而可能起到推波助澜的负面作用。2011年,陕西省咸阳旬邑马栏村土豆滞销,马栏村村委开通新浪微博求助。不到一周时间,转发量已突破5万条次。之后,内蒙古等地的马铃薯滞销新闻也纷纷见诸报端。不可否认,新闻媒体的责任心与公益心,但就在“土豆卖难”新闻席卷全国的同时,农户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却是一次次受到打击。对小范围个体事件的聚焦,虽然给个别地区种植农户提供了帮助,但过度的炒作最终给马铃薯行业带来了的不利影响。
当然,我们不能过度指责外在诱因,而忽略行业的根本现状。中国马铃薯产业链发展不完善才是根源,而仓储环节更是软肋。内蒙古民丰薯业董事长张国先生指出,由于西北地区的马铃薯集中在9~11月集中收获上市,如果产量大增,短期内就会有大量马铃薯涌向市场,而市场的需求是稳定的,一时难以消化,必然导致滞销。如果有良好的仓储条件,收获后的马铃薯除供应市场鲜食之外,多余的可留作加工,完全没有浪费。张国先生表示:“中国的马铃薯从长期来看,从整体来看,市场缺口将会很大。”
那么,中国马铃薯产业将何去何从呢?在经过两年的大起大伏之后,这是行业人士在思考的问题。作为业内领军企业,民丰薯业对行业发展方向给出了四个判断:马铃薯用途由鲜食向加工薯转变;生产由追求产量向追求品质转变,例如发展有机马铃薯;种植由自发模式向订单模式转变;市场交易由现货交易向期货转变。这四个转变将伴随着中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使产业更成熟、更完善。届时,土豆滞销或将很难再成为舆论焦点。
,围场土豆价格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