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边县以马铃薯产业为重点,大力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积极推广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使马铃薯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全力打造全国马铃薯第一大县。
定边县地域面积广阔,土层深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宜马铃薯优质高产生长。近年来,该县按照“稳粮油、优菜薯、兴种业”的发展思路,积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把马铃薯产业当做一项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来发展。去年,围场土豆行情,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达100万亩,占到了全县农作物种植面积的56%,占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的1%;马铃薯总产值约2亿元,农民人均马铃薯收入达700元左右,占农民总收入的60%以上。
在加快产业化发展中,该县以科技为支撑,大力进行品种改良,先后建成了原种级薯基地2000亩和一级种薯扩繁基地2万亩,重点加大优质薯的推广,形成了早、中、晚熟品种的合理搭配,多用途品种共同发展的格局。通过推广测土配方、垄作栽培、地膜覆盖等综合技术,提高马铃薯的产出效益。目前,全县已培育薯类加工企业及大小作坊100多家,全县长期从事马铃薯外销农民经纪人近500人。成立于2003年的县马铃薯专业协会和分布全县重点产区的6个农民马铃薯合作经济组织入会农户达1万多户,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平台。全县先后成功进行了无公害产品基地认证,注册了以“定边洋芋”为商标的地理商标,不断推进马铃薯生产向标准化、规范化、产业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
定边万亩马铃薯高产示范基地进入全国创高产示范行列
9月21日,省农业厅组织7名农业专家对我县白泥井镇万亩秋马铃薯高产示范基地进行了现场测产,县委常委高明伟、副县长焦延平、县政协副主席丁海山陪同。
测产专家组由东北农业大学教授陈伊里担任组长,国际马铃薯中心驻京办事处主任谢开云担任副组长,来自延安市农科所、省农技推广总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及市统计局等单位的知名专家组成。测产专家组根据《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中规定的马铃薯测产方法,在我县白泥井镇万亩马铃薯创高产示范基地随机抽取30个点进行实收测产,每个点测产面积在45平方米以上。
定边县白泥井镇万亩马铃薯创高产示范基地品种以鲜薯食用品种 “紫花白”为主,目标产量2500至3000公斤。经过为期一天的现场测产,专家组在测产验收会上确认,定边县白泥井镇万亩秋马铃薯平均单产4888公斤,其中60亩小面积平均亩产达到6716公斤,大大超过预期目标产量,已进入全国创高产示范行列。
定边马铃薯获得地理标志保护
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陕西定边马铃薯正式成为地理标志产品。
定边县是西部的干旱地区,粮食生产欠发达。定边的马铃薯个大质优,产量在全市、全省占首位,在全国的知名度也非常高。针对这一情况,定边县委、县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安排,合理引导当地农民走特色农业发展之路,把马铃薯产业作为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在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上下工夫。为了宣传定边的马铃薯,在2007年和2009年成功举办了两届马铃薯文化节,使定边马铃薯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每年秋季,定边等地的马铃薯吸引着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前来拉运,产品销往广州、上海、山东、河南等地。2008年定边的马铃薯还成功地摆上了奥运会的餐桌。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