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下结论。对优土而言,版权投入肯定大大增加,优质内容带动用户回流优土;对阿里而言,钱没地方花,虽然还没看到盈利希望,但先花钱跑马圈地以求心安;对视频行业而言,烧钱大战一触即发,各大网站的付费观看内容很可能会下降,举起免费大旗。
------------------------------------------分割线
最近比较热的一个事情应该是阿里把优土吞了,很多人都在讨论这笔收购对两家的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其实这就是两个焦虑症患者的报团取暖。
优土的动机很好理解,就是钱。腾讯视频有亲爹撑腰,爱奇艺背靠百度,乐视因为出手早,在互联网版权白菜价的时候囤了大量资源,甚至搜狐视频也因为其他业务不给力显得在集团中挺获重视,在美剧这块玩的风生水起(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大鹏成就了搜狐视频,还是搜狐视频成就了大鹏)。作为国内在线视频网站先行者的优土被蛮横的超车。
这就像一个老司机,不是驾驶技术不行,就因为车没人家的好被硬生生赶上,心里一定是愤怒而且无奈的。这时候来个土豪告诉这司机,你来我车队,我出钱帮你买车,你只要专注开车就好。我要是古永锵也一定是心甘情愿双手奉上啊。
其实作为用户,我们这几年能很明显的感觉到变化。放在五年前,上网看视频还基本上不是优酷就是土豆,现在除了看暴走大事件这类节目我基本很少上优酷或者土豆。说到底在在线视频这块,用户基本没什么粘性可言,哪家有内容就看哪家。甚至在UGC方面,优土也在被美拍这样的产品蚕食份额。更要命的是,像暴走漫画、万合天宜这样的团队在选择内容发布平台的时候也一定是跟着用户走的。优酷再不加大版权投入,用户和内容就都走光了。
所以优土的发展就很清晰了,只要阿里不傻,未来优土的在版方面的投入一定会大大增加。打车软件、团购网站的烧钱大战也会换个方式在视频网站上重演。这也是用户最喜闻乐见的阶段,付费观看内容会减少,各个视频网站会继续扛起免费大旗厮杀。
至于最后是不是像快的滴滴,美团点评这样谁都找不到有效的盈利模式,只能合并委屈用户,谁也说不准。
至于阿里这边,焦虑的事就不是没钱了,而是钱生不了钱了。我个人最佩服马云的一点就是他总能成功逃顶,阿里B2B在估值最高的时候上市,随后一路下跌。在美帝上市的BABA去年演了场帝王加冕的好戏,打了一整桶兴奋剂一样摸到120美元的高点。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目前来看正沿着当年的B2B的走势一路狂奔。马云不去当基金经理真的可惜了,起码是徐翔的水平啊!
扯远了,阿里上市之后业绩增长多次不及预期,一直苦于找不到新的增长点。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蚂蚁金服终归要独立上市,而且被微信的游击战搞的浑身难受,连在ATM旁边放茶桌开茶话会的事都干出来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蚂蚁金服上市的时间比最初预计的要早的多。蚂蚁金服一旦独立上市,对阿里又是一大打击。
阿里有钱,但想不清楚怎么花,找不到新的钱生钱的途径。
于是我们看到了阿里大手笔投资广州恒大,请来了矮大紧搞音乐(最近还被网易和腾讯联手将了一军),还成功花了9亿美金把魅族从文艺青年改造成了XX青年。
阿里投了这么多企业,但整合力度低的令人发指。当初为微博虽然被整合成了大型广告批发集散地,但好歹是给天猫导了不少流量。
来看看恒大俱乐部,阿里占了一半股份,俱乐部也改名叫了恒大淘宝足球俱乐部,但大家依然只简称恒大,围场马铃薯,最后以恒大增资提高占比到60%以及独立上市告终。魅族跟阿里在公布合作前唱了出双簧,还以为有什么大动作,最后出了款云os版mx4了事。音乐这块,除了高晓松亲自代言搞营销外,也没看到有什么动作。
所以阿里这些投资看上去更像是一次搞不清目的的跑马圈地,美其名曰打造生态。可是生态这概念现在怎么看都像是一个伪命题。
我猜阿里买优土的时候一定是这么想的,反正也没得选则,万一以后谁拍脑门想出个好点子做成了呢。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