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川县可镇天力木图村,一位姓王的农民对记者说,他们这里因为土质的原因,好几辈人都种植马铃薯,而且名声也不小。但是去年由于天旱,马铃薯产量少,再加上马铃薯是越旱越好吃,使马铃薯价格暴涨,围场马铃薯经纪人,但是真正挣钱的并不是农民,而是那些马铃薯贩子。“由于价格高,不少有钱人都在村里包地种植马铃薯,而且一种就是几百亩、上千亩,有的包地种的马铃薯面积比一个村种的都多。我们都是世代种马铃薯的农民,每年收完之后,除了买种子的钱,还要养家糊口和供孩子上学,要是行情不好,受害最大的还是普通农民……”这位农民显得非常无奈。
在鸡咀营子村今年马铃薯收购价格低更是让村民们一筹莫展,就在今年最好的年景里,这里每亩产出也只有1000多斤,能上市的也就几百斤,马铃薯收购价大跌更是让这里的农民收入大减,虽说已经错过打工季节,有的农民不得不把马铃薯放在窖里出去打工。
武川县的几位种植大户告诉记者,马铃薯作为一种蔬菜,与其他蔬菜一样对市场供求反应极为灵敏,最有效的手段还是加大对生产的支持力度,依靠市场来拉动生产,政府做好相应的支持工作。政府应借鉴小麦、水稻最低收购价政策,进行保护价收购,保护其积极性,才能使生产保持稳定。
政府给农民吃定心丸
连日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媒体的报道,呼和浩特、北京、山东等城市,都在组织超市、企业前来采购马铃薯,但是价格上不去,让很多农民都不愿意出售,而且有些农民明确表态不卖。我区有关领导及部门也对此事相当重视,并深入一线进行实地考察并提出解决方法,让广大种植农户吃了定心丸。
武川县农牧业局副局长宁怀宝对记者说,现在政府第一解决的是引进客商,让愿意出售马铃薯的农民尽快卖出去。其次,政府吸取今年马铃薯种植大户没有储窖、急于出手马铃薯,造成马铃薯价格上不去的教训,明年由政府补贴建仓储,错开销售高峰,使马铃薯价格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包头市达茂旗,现在已经由最初的销售为主策略转变为以储为主、储销结合的策略,政府出资500万元在乌克镇和石宝村尚未建储窖的村子兴建简易储窖,一方面防止商贩恶意压价,另一方面也能错开销售高峰,为农民争取销售时间。文/本报记者 高志华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