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任阿龙实习记者赵雪
如何让马铃薯变金豆的传奇延续下去?这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大命题”。
产量价格双“丰收”
10月,马铃薯收获的季节。
呼市武川县可镇六号村,成排的货卡车停靠在庄稼地旁,农民正热火朝天地把马铃薯装进车里。武川县可镇六号村村民王占山站在自家的储窖旁,细数着盘秤读数,“今年能挣7万多块钱吧。”
王占山说,由于今年雨水好,加上灌溉技术的大范围推广和应用,马铃薯产量大幅提高,平均每亩地约产马铃薯4500-5000斤,而往年最多产3000斤。
王占山和同村的村民们面对记者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今年能过个好年了。”
六号村所在的行政村巨子豪村书记李荣告诉记者,全村共5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600人,今年全村共种植马铃薯约1万亩,占村里所有耕地的40%。
高彪是武川县巨子豪村马铃薯种植大户,自2015年起开始种植马铃薯,今年共种植马铃薯650余亩。高彪说:“今年马铃薯价格高,夏坡蒂马铃薯收购价最高达到1.3元/斤,去年最贵是8毛钱。除了种植马铃薯,高彪同时也是马铃薯经纪人,今年以来马铃薯销售了200多万元,大大地弥补2015年马铃薯滞销所带来的损失。”
高彪看着装进自己卡车的马铃薯喜不自禁,指着自己今年新买的汽车说:“今年市场形势比较好,大概能挣100多万吧。”
高彪为了奖励自己,花25万元添置了一辆新车。
在武川县,像高彪这样的马铃薯种植大户不下60户。
在村民看来,今年靠卖马铃薯纯收入10万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据王占山介绍,今年马铃薯质量比往年好,可从今年9月份一直贮藏到明年5月。介于对今年市场形势的看好,村民们对明年市场有了较好的预期。
记者采访的几位村民均表示,明年将继续增加马铃薯的种植面积。
据一份来自武川县农牧业局11月份更新的数据显示,土豆价格,2015年武川县土豆播种面积68万亩,在呼和浩特全市土豆总种植面积中占比约为50%。平均产量2100斤,总产量14.2亿斤,平均单价0.70元(商品薯0.8元斤,加工薯0.4元斤)总效益达10亿元,纯收入4亿元,涉及农民11万人。
记者查阅到2015年的资料显示,2015年武川县马铃薯播种面积58万亩,平均单产1980斤,总产量11.5亿斤,平均单价0.55元(商品薯0.65元斤,加工薯0.25元斤)总效益达6.3亿元,纯收入近2.5亿元。
武川县农牧业局负责全县土豆种薯培育、种植工作的宁怀宝告诉记者,随着土豆价格的提高,农民的收入在提高,种植积极性也在提高。
呼和浩特市农牧业局农业科科长王强告诉记者,呼和浩特市历史最高种植面积达147万亩,而在2015年至2015年,全国马铃薯有一个大的波动,受此影响2015年马铃薯种植面积开始下滑,最低时仅为110万亩。今年由于气候适宜,预计全市马铃薯总产量可达124万吨,比去年增加12万吨,又因今年马铃薯价格走高,所以薯农的收入会有很大的突破。
记者从内蒙古农牧业厅了解到,内蒙古今年种植马铃薯1041万亩,同比去年增长了1.8%。
内蒙古土豆产业协会秘书长谭绍华告诉记者:“今年土豆转入了卖方市场,农民的收入可以说是弥补了前几年的亏损。”
多因素推高价格
宁怀宝告诉记者,今年武川县土豆克星一号产地收购价平均0.8元斤,费乌瑞它、夏坡蒂1元斤。截至目前马铃薯销售量过7亿多斤,其中鲜食薯5亿多、加工薯1.7亿斤,各薯0.3亿斤。
而据记者了解,在2015年,土豆克星一号价格为0.6元斤,费乌瑞它、夏坡蒂两个品种的价格仅为0.8元斤。
王占山说,刚收马铃薯的时候,克星一号在地里时收购价是8毛,现在已经涨到0.86-0.88元/斤,而夏坡蒂现在也涨到了最高1.3元斤。
据了解,武川县主要品种为克新一号、夏坡蒂、费乌瑞它。其中,主要种植品种为克星一号,2015年种植面积6万亩,平均产量2100斤。
据武川县一位马铃薯经纪人介绍,今年全国马铃薯普遍价格要高于去年,均价0.7元斤左右。其中武川马铃薯高于内蒙古其他地区以及甘肃、宁夏的马铃薯价格。
宁怀宝说,在北京、上海、杭州、西安等地,武川马铃薯已经成了一张名片、一个品牌,现在武川马铃薯在外地要比其他产地的马铃薯价格高一毛钱。
目前,武川马铃薯主要销往东北三省各大城市及北京、天津、华东五省区大城市,约占总销量的60%左右。
另据谭绍华介绍,今年南方产区干旱,北方产区洪涝灾害比较严重,也是导致内蒙古中西部及西北部地区的土豆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
记者从武川县农牧业局了解到,受今年价格较高影响,明年全县土豆种植面积预计增加10%,基本恢复到往年水平。
产业化发展受制约
目前,武川全县土豆种薯生产企业共3家,加工薯企业共6家,鲜食薯注册企业共5家,土豆专业合作社2015多家。土豆批发集贸市场已完全成熟的2家,全县马铃薯经纪人150名。
虽然从数字上看较为可观,但事实上,在县内6家淀粉厂中经营及生产状况并不理想。
据内蒙古三联淀粉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邢宏伟介绍说,今年从农民那里收购了500吨夏坡蒂土豆,普通的小马铃薯收了2万多吨。目前企业是处于运营的初期阶段,对本地马铃薯虽有一定的消化作用,但是仍然有限。
据了解,内蒙古三联淀粉制品有限公司氨基酸生产线将于明年3月投产,6月上市,主要制作成淀粉和保健品。
邢宏伟告诉记者,正式投产后企业每年预计能收购1000吨马铃薯,全部投产后一年能消化5000吨优质马铃薯,各方面发展成熟后,如果需要马铃薯量较大,会以订单方式收购马铃薯。
宁怀宝说:“真正意义上的深加工企业较少,对马铃薯消化能力有限,企业虽然可消化一部分本地小马铃薯,但是收购价格太低。”
今年武川县订单生产约2万亩左右,但主要以夏坡蒂、费乌瑞它为主,近日有客商来订货,但由于市场价格不明朗,没有形成实质性定购合同。订单生产面积约1.2万亩,主要以费乌瑞它、夏坡蒂为主,平均产量5000斤,价格1.00—1.10元斤。
宁怀宝分析,目前,武川县土豆产业发展中主要阻碍因素一是土地流转困难,二是深加工企业少,对马铃薯消化能力有限,虽可消化本地小破马铃薯,但是收购价格太低。另外,信息平台的应用不高,农超对接运行的不成功,由于超市对马铃薯的需求量少,所以主要还是要靠市场、经纪人、个体经销商来收购。
除此之外,宁怀宝认为,脱毒种薯生产推广率不高,主要是脱毒种薯价格较贵,种植户难以承受。良种补贴指标下达太晚,需种情况不明朗,作为种薯企业不敢生产贮藏太多的种薯,导致种薯需求与种薯生产严重脱节,大起大落现象年年发生,阻碍土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而王强则认为,现有种薯加工企业吃不饱,武川仅仅100多万亩种植面积,产量100多万吨,现阶段这种小的规模拉不开产业链,所以企业深加工并不是构成现阶段土豆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新产品、新技术推广难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