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收购价格

土豆代收太原“马铃薯之痛”续 商企收马铃薯农民乐开怀

字号+ 作者:围场土豆批发网 来源:网络整理 2015-09-28 08:16

太原“马铃薯之痛”续 商企收马铃薯农民乐开怀,马铃薯 娄烦县 农民

  本报连续报道引起反响,记者牵线搭桥奏效

  “好,停车。”昨晚6时33分,在太(太原)佳(佳县)高速娄岚收费站,随着这声提示,美特好农产品配送物流有限公司的厢式卡车的车厢与娄烦县双井村农户三轮车的马槽实现“对接”。自此,在本报牵线搭桥下,山西宏艺首饰股份有限公司和美特好连锁超市有限公司两家企业收购了11.5吨的娄烦滞销马铃薯

  1.新闻回放

  收获的季节,面对堆积在地窖里和田间的马铃薯农民不仅没有品尝到丰收的喜悦,反而面临着丰收却要亏损的困境。本月初,得知有关信息后,本报记者先后前往阳曲县北小店乡海子湾村、娄烦县潘家庄村等地,了解我市马铃薯主产区的情况。

  经过调查了解,记者发现,我市马铃薯主产区的农民普遍遭遇了马铃薯没有销售出路的问题,而且价格与去年相比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一方面,马铃薯卖不出去,对于很多农民来说,意味着一年的主要经济收入没有了主要来源;另一方面,价格的下跌,意味着即使销售也要亏损的局面。众多农民陷入困境。

  本月3日起,本报先后以《来自“马铃薯之痛”的思考》、《马铃薯滞销折射产业之困》、《“马铃薯之痛”引发市民热议》等为题,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重点报道,引发广泛关注。

  2.企业援手

  我们没有想到,11月3日,就在本报刊发马铃薯“卖难”报道的当天,这一问题就得到了山西宏艺首饰股份有限公司企业领导层的关注。如何能尽快帮助农民缓解马铃薯大量积压的窘境?公司领导层紧急决定,拨出专款、派出专人到马铃薯产量大的娄烦县农户家中收购马铃薯。“本来按照每个员工一袋马铃薯的量,买7500公斤就差不多了,后来老总李宏斌拍板:总量上富余一点,咱们多买一点,农户们就少损失一点,按1万公斤往回拉吧!”宏艺的副总张灿这样告诉记者。1万公斤,就是10吨马铃薯。当记者把这一消息告诉娄烦县潘家庄村主任孙绪家时,孙主任在电话里高兴地连声说:“太感谢了,太感谢这些热心的企业了!”收购的事定下来了,但由于娄烦农户大部分居住在山区,没有运输工具,企业还需要自己雇车到地头去拉。为了尽快完成收购,副总张灿专门联系了能拉15吨货的加长载重汽车,并在昨天一早带队,来到了相距100余公里的娄烦县。

  美特好连锁超市有限公司的王盛告诉记者,今年一些地区的蔬菜出现了滞销的情况,最近,他一直奔波在各地收购滞销蔬菜。前几天,美特好刚在晋中市榆次区东阳镇收购了滞销的白菜。得知娄烦县等地的马铃薯滞销后,美特好非常愿意帮助农民解决卖难问题。通过协商,美特好此次收购马铃薯的价格为0.50元/500克,已经接近超市的促销价格,除去人工、物流等费用,几乎没有利润可言。这么做,一是为了满足市民对冬储菜的需求,二是为了帮助农民缓解当前的困境。如果马铃薯的质量好,市场认可,美特好今后会继续采购。

  3.农民开怀

  从高速公路走到水泥路,再穿行在山间的黄土路上,记者和宏艺的副总张灿等一行人乘坐的车辆行驶向娄烦县绿盛园种植专业合作社储存马铃薯的地方。眼看就到地方了,但由于山路狭窄弯急,宏艺雇来装运马铃薯的大卡车无路可走,只好停了下来。

  记者步行一段后,看到了山间的一排窑洞。在窑洞前,种植大户武秀荣正在和村民往编织袋里装马铃薯。走进一孔窑洞,记者看到,一袋袋马铃薯从地面堆放到了房顶,把窑洞填了个满满当当。另一孔原本住人的窑洞同样被马铃薯占据。“这马铃薯再这样堆几天,估计就烂了,农民真是不容易!宏艺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不会忘了肩负的社会责任!”走进这个马铃薯堆成了小山的农户窑洞院,带着一路风尘赶来的张灿边查看马铃薯边对记者说:“农民是咱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希望能通过收购马铃薯,给他们带来点实际的帮助。”

  “你们真是给我们做了大好事了。”有了收购马铃薯的人,种植户们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一边装马铃薯,联系三轮车将马铃薯转运到大卡车停放的地方,种植户们一边对记者和企业的人士说。对于他们而言,将马铃薯卖出去就像搬掉压在他们心头的大石头,不仅能带来部分经济收入,而且维系着他们通过劳动致富的希望。

  一袋袋马铃薯,从窑洞内搬到三轮车上,又装到了大卡车上,回头看看窑洞内越来越大的空间,种植户们高兴起来,围场土豆代收,动作也更麻利了。记者和企业的人员也加入到装运和清点的队伍。

  “这手……”快装运完时,看到宏艺副总张灿递过来的1万元马铃薯款,武秀荣赶紧摘掉沾满泥土的手套,笑呵呵地接了过来。

  下午,美特好的工作人员联系记者:已经快到达太佳高速娄岚收费站。记者赶忙将消息告诉了双井村村民老郭。得知美特好来收购马铃薯,老郭一大早就把马铃薯装在了自己的农用车上,一直和记者保持着热线联系。接到记者的电话,老郭开着农用车一直把马铃薯送到了娄岚收费站。美特好的工作人员麻利地抽验、过磅,很快,老郭的满满一车马铃薯也装到了美特好的专用采购车上。

  4.热切期盼

  “太原的马铃薯咋卖了?”“多少钱收了?”看到有车辆前来收购马铃薯,路过的农民纷纷过来询问情况。一名村民说,今年收获了5000余公斤马铃薯,“到现在也是一个也没卖出。”武秀荣说,她所在的娄烦县绿盛园种植专业合作社今年总共种植了300余亩马铃薯,总产量超过了10万公斤,到现在仅销售出去少量的马铃薯。除了储存在窑洞内的马铃薯,“地里还有没有起出来的。”

  相比普通农户,合作社种植的马铃薯数量更大,面临的压力也更大。“去年投入的十几二十万,不知道该怎么收回成本。”这个去年才成立的合作社,短短时间就经历了市场的风云变幻。去年,他们种植了70余亩马铃薯,没想到价格能蹿那么高,今年加大投入,种植面积大大增加,哪知道上个月开始销售后价格竟大幅下跌,而且很少有人来收购。“所以呀,今年能看到你们的收购车来,我们真是太高兴啦!”双井村村民老郭拉着记者的手,一直不肯松开。

  5.抓住契机


  采访中,记者发现,无论是零散的农户,还是已经形成较大规模的合作社,对于市场的变幻都缺乏起码的了解。例如,绿盛园种植专业合作社把马铃薯种植面积从70余亩扩大到300余亩,并未进行市场调研、分析,依据只是去年马铃薯的好行情。而面对丰收之后的滞销,他们显得茫然无措,等待成了大多数人的选择。

  “马铃薯的现状,既是一个难解的困局,也是一个契机。”山西财大的学者认为,如果社会各方面能及时、有效地化解当前的“马铃薯之痛”,则不但能解当务之急,而且对于农产品今后的生产和发展也会有较大的借鉴作用,对我们破解农产品怪圈也可以起到示范和引导作用。希望这次“马铃薯之痛”的经历,能让我们尽量避免今后再出现“菜价伤完市民伤农民”的局面,快速建立起一个有序、稳定的农业生产机制,努力让农民在丰收之后获得真正的“增收”。本报记者 何宝国

(本文来源:人民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土豆批发土豆没卖上价保险来给“找齐”

    土豆批发土豆没卖上价保险来给“找齐”

    2016-08-19 13:18

  • 土豆批发这个小伙卖马铃薯,一天竟然赚了1万多。

    土豆批发这个小伙卖马铃薯,一天竟然赚了1万多。

    2016-08-19 13:17

  • 围场土豆土豆减产减收农户惜售 注意规避上市高峰

    围场土豆土豆减产减收农户惜售 注意规避上市高峰

    2016-08-19 11:34

  • 土豆批发外汇市场相对平静 马云欲收购马铃薯抢了美元风头

    土豆批发外汇市场相对平静 马云欲收购马铃薯抢了美元风头

    2016-08-18 14:05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