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一代土豆主食产品—30%土豆全粉馒头终于首次端上北京市民的餐桌。中国农科院薯类加工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木泰华介绍说,土豆主食产品发酵难、成型难、整形难、易开裂、口感差,他们推出的土豆馒头历时2年、经过几十次试验、做坏了1.2万多个样品。据悉,土豆馒头目前售价为每袋5.8元,内装有3个,价格大约是普通小麦馒头的2倍,但其营养价值比普通馒头也高出不少:“土豆富含膳食纤维,蛋白的组成比较合理,富含维生素B1、B2、B3,而且维生素C的含量比较高,而小麦粉的维生素C的含量比较低,两种粉组合起来,能够达到营养互补的作用。
这批馒头用的是30%的普通土豆熟粉和70%小麦粉,可同样材料买回家自己做,老百姓还蒸不出这样的馒头来,原因是工艺复杂。另外土豆熟粉目前成本还比较高。木泰华表示,他们正考虑研发一些更便宜的土豆主食专用粉:“一旦研制出来,它比小麦粉的价格高不出多少,土豆价格,这样对主食化的推动就更大。我们同时也研究了家庭用的自发粉配方,已经研发出来了,这块有待于下一步我们找一些企业进行转化,才能走向市场。”
我国每年新增粮食需求100亿斤以上,受耕地资源的约束和种植效益的影响,小麦、水稻等主粮品种继续增产的空间变小、难度加大。而土豆属于“省水、省肥、省药、省劲儿”的“四省”作物,提高产量的空间很大。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土豆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好。土豆理论亩产可以达8吨多,而目前我国只有1吨多一点。”2015年,农业部提出土豆主食化战略,农业部种植业司副司长潘文博:“土豆主粮化就是用土豆加工成适合中国人消费习惯的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产品,实现目前土豆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
预计到2020年,我国一半以上的土豆将作为主粮消费。
土豆馒头北京上市,推动土豆主粮化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