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夏粮夏油种植总体生产形势
1、农民种植意向呈现“两增一减”。据市农业局抽样调查,今年大宗作物农民种植意向呈现“两增一减”趋势:粮食作物增、蔬菜增、油料减。预计全年粮食面积210万亩以上;蔬菜面积达35万亩以上,油菜面积调减到64万亩左右。主要原因是粮食作物、蔬菜市场价格近年来逐年走高。而油菜籽2015年价格较2014年出现较大下滑。
一季度,全市小麦、油菜、马铃薯等主要在田作物面积86.11万亩,同比增加8.15万亩。其中小麦78.89万亩,同比增加7.95万亩;油菜64.17万亩,同比减少6.48万亩;早稻种植意向为29.71万亩,较上年增加了9.67万亩。
2、夏粮夏油长势良好。
今年气候高温高湿,日照充足,利于在田作物出苗旺长。
小麦的苗情:在田面积80万亩,其中一类苗27.8万亩,二类苗40.03万亩,三类苗12.15万亩。油菜的苗情:在田面积65万亩,其中一类苗19.04万亩,二类苗29万亩,三类苗16.96万亩。总体长势好于去年。但部分田块受去年冬季雨水偏多、低温和长期寡照等气候影响,出现渍害及低温导致的叶片发黄现象。
3、农业机械化耕作覆盖面大幅提高。
2016年,我市成为全省“全面全程机械化创建县市”中仅有的两个在农业全领域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县市之一。市农机局继续抓住示范创建机遇,加强农机具下乡技术培训,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安全可靠、节能减排的农业机械,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开拓发展“互联网+农机”业务,为大型农机装备北斗导航系统,提高农机智能化水平;加强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的试验示范,加快形成农机农艺融合的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提高水稻、油菜、棉花、花生、马铃薯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一季度,全市春耕共组织耕整机械0.7万台(套),机械作业面积达20万亩。
4、“早稻集中育秧”基地建设扩规上档。
今年我市早稻计划面积29.71万亩,为了完成早稻生产计划,我市按照“打基础管长远,建一片带一方”的总体原则,2016计划新建大型育秧工厂2个,中型育秧工厂13个,目前累计建成早稻大中型集中育秧基地50个,小微型基地214余个。大型基地建于华丰农机育秧工厂,中型基地依托华丰、天海龙、惠丰、九鼎、志鹏、又平等专业合作社建设;小型基地位于九真、石河、皂市、净潭等乡镇的26个村(组)。一季度,总育秧面积达96.48万平方米,可栽插大田24.4万亩。
5、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显著。
一季度,全市蔬菜产量达9.2万吨,同比增加9.9 %。中绿食品、鑫天富硒花椰菜成为了拉动全市蔬菜种植转型升级的两个龙头。3月25日,中绿集团与可口可乐方面在厦门举行旗下饮料品牌交接仪式,正式将中绿“粗粮王”业务交接给可口可乐,我市食品加工产业迎来可口可乐这一国际饮料巨头。中绿(天门)饮品科技有限公司将依托可口可乐强大的资金实力、品牌影响力和市场渠道,迅速投产达效,力争打造华中最大的绿色健康粗粮饮料产品基地。形成年产甜玉米罐头3万吨,速冻玉米粒3.6万吨,年加工“粗粮王”液态植物奶饮料15万吨、年加工果蔬达13万吨以上的生产能力。
二、影响夏粮夏油高产不利因素
1、去冬今春,我市以晴朗高温天气居多,总体降水较常年偏少,乡镇水库和塘堰大多蓄水不足。加之村组水利基础设施大多老化失修,农田引水排灌条件较差,导致春耕备耕用水偏紧,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2、受开年倒春寒天气,冷空气来袭,低温阴雨、暴冷暴热等不利天气影响,部分乡镇油菜倒伏,还出现了菌核病,小麦抽穗时间延迟,少数乡镇部分田块小麦出现了赤霉病,后期可能出现减产。
3、农资价格与上年持平,略有下降。据调查,今年化肥、农药、农膜价格与去年略有下降,但棉花种子和早稻种子价格与上年持平,保持高位运行。其中棉花种子价格40-45元/斤;早稻种子价格35-40元/斤,玉米、大豆种子价格与去年基本持平。由于稻棉均为我市主要农作物,其种子价格居高不下提高了全市农民种田成本。
4、农产品价格不稳定,农民种植意向不明确。近几年来,受国外低价棉冲击、气候异常及国家棉花收储政策调整影响,农民种植棉花效益下降,植棉意愿不高。2016年,棉花意向种植面积25万亩,较高峰期50万亩下降一半。
5、高标准农田覆盖面不大,农业水利抗灾能力不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覆盖面不大,围场土豆经纪人,目前,全市开展耕地整理农田有78万亩,占全市总耕地面积47.5%。农业水利抗灾能力整体不强。特别是村级小农水设施因资金不足,大多老化水毁严重,遇上灾害性天气,水利设施排灌能力低下,农业生产受损严重。
三、促进夏粮夏油高产后期措施
1、抓紧节点,进一步夯实夏粮夏油田间管理。
要抓紧近期雨水较多,高温高湿的气候机遇,重点抓好大田抢墒施肥、清沟防渍、病虫防治和肥水管理工作,加强田间管理,促进小麦、油菜拔节稳壮、增粒增重增产。特别是乡镇要组织农技服务人员集中时间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民宣传当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知识,发动农民抓紧时间节点,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最大限度减轻病虫害损失率,努力夺取夏粮夏油丰收。
2、突出重点,进一步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近年极端天气频发,时旱时涝状况,要进一步加大乡镇“最后一公里”薄弱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特别是要抓紧天气晴好有利时机,完成好乡镇小农水建设项目刹尾工程,高标准完成好硬化渠道,疏挖引水排水沟渠,塘堰改造等小农水建设任务,进一步提高生产一线水利设施抗灾减灾能力,最大限大减少农作物洪涝、干旱损失。
3、巩固提高春耕科技推广成果,提高全年农业生产水平。
继续抓好春季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组织培训小组、农技专家深入村组开展农技培训,加大粮棉油轻简高效栽培、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病虫综合防治等技术的普及力度,突出重点抓好水稻集中育插、种子包衣、小麦机械条播、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小麦“一喷三防”和油菜“一促四防”等技术。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进一步探索棉花矮密早熟、麦后棉、油后棉套作模式、油菜免耕套播套栽、双季稻高产栽培、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和脱毒马铃薯高产高效生产技术,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含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提高农作物总产,规避市场风险,提升种田比较效益。
4、突出市场监管,确保农资市场规范有序经营。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