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e,oP
Vnrj:sf-{h
三峡晚报记者廖嘉方龄皖文/图
绝壁上凿出的这条天路通往仙女坪村一组。
大山大水赋予了屈原镇壮美的景致,同时也成为阻隔人们出行的一道道屏障。
仙女坪村一组,海拔1000米,号称“悬崖上的村落”,这里居住着一群淳朴的人。村里的老人告诉我们,这儿的老地名叫“竹瓦头”,为什么叫这个名呢?因为这里穷,不通路,以前的老屋子都是就地取材,竹片当瓦。数十年来,一道道峭壁天险成为大伙进出大山的障碍,有的老人甚至一辈子没出过村。
7月13日下午,天降大雨,我们的采访车在崇山峻岭中转着圈地往上攀爬,仙女坪村村支书谭腾飞在前带路,突然来了一个180度的急转弯,把我们带入一条乱石铺就的小路。“多亏你们开的越野车,是轿车就惨了。”谭腾飞开玩笑地说着。一边是陡峭岩壁,另一边是悬崖深渊,站在崖边往下探头,只见屈原村一排排白色农屋躺在群山怀抱中,宛如夜空中的繁星点点。
我们小心翼翼地继续往前走,崖壁偶尔滚落一两块大石,挡在我们车前,车轮又时不时陷入泥坑打滑,悬崖上的颠簸让人心惊胆战。半个多小时过去了,感觉像走了很远的一段路,“这条路有2.3公里,虽然很不好走,但毕竟可以通车了。”这条走起来让人心惊动魄的公路,就是仙女坪村一组村民赞不绝口的“幸福天路”。
在这条公路尽头,疏疏落落地看得见几户农舍,茅檐泥壁,炊烟袅袅,正是做晚饭的时候了。69岁的谭文林正在家里忙着给儿子儿媳做饭,“再过五天,就是他们办婚礼的大喜日子了。”谭文林开心地像个孩子。
谭文林的儿子今年30岁,在茅坪修摩托,媳妇在广州打工。因为家里通了路,小两口开着车回家看父母。“住在这里的人苦啊,因为不通路,生活闭塞,很多男人一辈子找不到媳妇。有一次,有个男子在外面谈了一个女朋友,准备带回家见父母,女朋友走到半路就回去了。”谭文林说,因为不通路,很多女孩不愿意嫁到这个穷窝窝里,年轻的劳动力都外出打工不回来了,“以前这里住有78户人家,现在走了一半,只剩下了34户120人,都是些老弱之人守在这里。”
仙女坪村一组盛产高山马铃薯,每年有40万斤马铃薯运不出去,烂在田里。由于山高路险,村里人在荆棘密布的丛林中趟出一条毛路,“连摩托车都不能走,运东西只能肩挑背扛。”腊月里,卖一头猪需要四个人抬一个半小时,才能到通水泥路的公路边,转车运到集市里。
2015年,屈原镇党委政府决定在悬崖峭壁上修一条路通到村里,好消息传来,谭文林和村民们乐开了锅。施工队伍来了,谭文林每天到工地上义务帮忙,送茶送饭。凿开绝壁通公路谈何容易,经过两年的努力,这条2.3公里的天路终于拉通了。通路的那天,谭文林亲自做了一面锦旗送到镇政府,“感谢党的领导,为人民办实事。”
道路修通后,如一剂催化剂,开始迅速改变着这个“悬崖上的村落”——有人上山收购马铃薯猪肉了;想买生活用品、种子肥料,打个电话有人送货上门了;修房子、买摩托车的人也多了……“现在村民种植的积极性高了,新发展的板栗、核桃等经济作物开始规模种植。还引进了一家马铃薯加工厂,收购村民的马铃薯加工成马铃薯粉出售,效益可观。”目前,谭腾飞还注册成立了生态农业电商服务平台,将村民的土特产通过电商物流发送到城市,扩大影响和销路。这条2.3公里的天路也即将硬化,未来通车会更加安全顺利。
前不久,谭文林将自家墙壁重新粉刷一遍,门窗也刷了漆,院子改造成平整的水泥地,“公路通,富路通。这条天路不仅方便了村民的出行,而且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把屋子重新装饰下,给儿子儿媳结婚增添一抹喜色。”
到了乐平里就到了家园
随着香溪长江大桥建成乐平里不再难以到达乐平里将敞开门户迎接天下客
屈原镇发展旅游,中心无疑在乐平里。中国诗祖的诞生地,当之无愧的诗意乡村。未来随着香溪长江大桥建成,从茅坪到乐平里,约100分钟车程,凤凰山屈原故里风景区——中华屈氏第一村万古寺——诗人诞生地乐平里——昭君故里——神农架,一条朝拜诗祖、亲近美人、探秘野人的经典旅游线路将畅通无阻。除此,在这条路上还有什么?还有三峡大坝、三峡竹海、九畹溪漂流、链子崖、峡江古镇归州、道教圣地五指山;除此,还有什么?还有高峡平湖风景、绵延长江两岸的橙园、春天的满山鲜花秋天的满山红叶,有品尝美味饭菜的农家乐,有随处可以采摘的果园,有随时可以安心住下的舒适民宿。
乐平里不再难以到达,乐平里将敞开门户迎接天下客。
想到此,未来的乐平里应该是什么样子呢?未来的乐平里,应该不叫屈原村,就叫乐平里。因为乐平里三个字早已传送万里,刻进了人们心里。屈平河有整齐美观的堤岸,岸边种满了楚辞中的美好植物,河水清清,滋润着她们。春天的乐平里橘花飘香,秋天的乐平里稻浪滚滚。乐平里的房子古色古香,不占河道,不占良田,真正有世外桃源的样子。兰花村的土房子一栋也没有损坏,全被开发成了特色民宿,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开心地住在古董房子里,享受着现代文明打造的乡村田园生活。屈原庙不再空空荡荡,真正成了诗歌的圣殿,每天,这里都有诗人到来,都有诗歌活动,诗歌不再寂寞,诗人不再漂泊。到了乐平里,就到了家园。
想象是不是太美好?不,这还只是一个非常粗浅的想象。要做的事,比这多得多,需要许人共同努力,也许是几代人的努力,需要时间和耐心,需要长远的谋划。
(作者系秭归县文联副主席)
屈原村山高田少,村民如何脱贫,村支书兵出奇招:
稻田养泥鳅“一地双收”
郝大学在稻田里撒豆饼,给水里的小泥鳅喂食。 郝大学,并不是大学生,而是“大”字辈,所以父母给他取了这样一个名字。
初闻这个名字时,以为是个年轻的小伙子,一见面恍然一惊,“竟是一位71岁的老爷爷。”
郝大学是屈原村人,膝下四个女儿都已出嫁,一个儿子在外打散工。平日里,郝大学和老伴就住在山顶上一间土屋里相依为命,生活拮据,村里将其纳入贫困户予以精准扶贫。要脱贫,必须有产业支撑,而屈原村田地有限,如何实现最大效益,村支书灵光一闪,“稻田养泥鳅,围场土豆,一田两用,一地双收。”
上个月,郝大学向村里递交申请,愿意发展泥鳅产业,与郝大学一同递交申请的还有另外5户,村里给每户人家发放了4000元的产业发展补助金,然后从天门购回700多斤泥鳅苗,郝大学分了250斤苗子。
为了方便养殖,郝大学和老伴从山顶搬到了山腰的一处平洼地,将原来种的1.1亩苞谷地全部砍掉改成水田,插上秧苗,“怀孕”的泥鳅全部撒入稻田里,“6、7、8、9月是产卵期,这些小泥鳅在稻田里自然繁殖,五年内不用再买新苗。”郝大学说。
7月14日上午,我们从屈原村村委会一路向山上攀爬,来到郝大学的屋前时,老人正站在水田边给泥鳅撒豆饼、麸皮,“泥鳅属于杂食性动物,吃昆虫、水草、浮游生物,米糠、麸皮、豆饼它也吃。”
绿油油的秧苗下面,小拇指一般的泥鳅来回游动,“把手伸进水里,能引来一群泥鳅亲吻你的手。”郝大学笑眯眯地对我们说。老伴则坐在一旁,静静地盯着稻田里若隐若现的小泥鳅,就像一个母亲看着刚出生的宝宝一样,眼里满是柔情和期望。“泥鳅喜阴,水稻正好为泥鳅提供了栖息、遮阴、食物等生长环境;而泥鳅能吃掉稻田里的有害昆虫,粪便还能为水稻提供肥料,两者一起养殖,实现生态循环,相得益彰。”村支书预计,今年10月份,长大的泥鳅就可以捞捕出售了,目前市场上稻田野生养殖的泥鳅价格在50元/斤左右,按照亩产1000斤保守估计,今年田里的这点泥鳅,能给郝大学带来5万元的收入。再加上粮食的丰收,一田两用,一地双收,直接提高了经济效益。
不过,在郝大学看来,收获泥鳅、水稻还不够,还要发展观光农业。在水田边,我们看到还矗立着6个水泥基座,郝大学准备在这里建一个凉亭,“等到10月份开捞时,邀请城里人来我这里捉泥鳅、吃泥鳅,享受美好的田园生活。”郝大学的心中,下着一盘大棋。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