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埠经济发展区李范村村民正在收马铃薯。
李范村村民从收购商手里接过钱。
◎该地的早期马铃薯受冻害高温双重打击,亩产量减少2015斤 ◎收购价格略有上涨,却难以弥补减产给种植户带来的损失
每年的7月15日到8月15日是昌邑市石埠经济发展区马铃薯收获出售的旺季,全国各地的商贩会在每年7月初赶到该地收购马铃薯,交易额能达到三个亿。从第一袋马铃薯装车,到收购工作全部结束,马铃薯贩运工程会持续到8月底。记者了解到,由于四月冻害、五月高温,今年昌邑石埠的马铃薯大面积减产,受灾严重的地区减产量达到了三分之一。虽然马铃薯收购价格比往年有所上涨,但是难以弥补减产给马铃薯种植户带来的损失。
现状
马铃薯减产三分之一
7月17日下午,记者来到昌邑市石埠经济发展区李范村的马铃薯收购市场看到,两辆八九米长,吨位为35吨的大卡车停在市场内,一名马铃薯收购商正在一旁指挥工人搬运马铃薯。他告诉记者,自己从事马铃薯收购生意已有十几年,往年,在马铃薯的产销旺季,一天的收购量有十几万斤,而今年只有七万斤。“往年这边都得排队挤着卖马铃薯,你瞧今年……”该收购商无奈地说。记者在收购市场待了半个多小时,只看到三四个开车来卖马铃薯的村民。
李范村村头就是大片的马铃薯田,田里刨马铃薯的村民却稀稀落落。“减产2015斤不止。”17日下午2时,刚收完自家马铃薯的李先生告诉记者,往年亩产五六千斤,今年也就三四千斤。李先生说自家种马铃薯已有十几个年头,虽然前两年产量也不是很好,但从没遇到减产如此严重的情况。“今年没有不减产的。”李先生说,石埠经济发展区是有名的马铃薯生产基地,百分之七八十的农户都种马铃薯,马铃薯减产是普遍情况。
一位正在刨马铃薯的大姐告诉记者,减产已成定局,光从马铃薯的个头上就看得出来。“这些鸡蛋大小的马铃薯卖五分钱一斤都没人要,只能扔地里。”这位大姐拿着刚刨出来的马铃薯给记者看。
记者通过采访昌邑市石埠经济发展区李范村、围子街道宋西村等地的马铃薯种植户和马铃薯收购商了解到,今年马铃薯普遍减产,减产量达到了三分之一,而且马铃薯个头大小不齐,品质难比往年。
原因
天气影响是主因
“今年马铃薯受折腾不少啊,受了‘两茬罪’。”围子街道宋西村村民老赵是一位有着近二十年马铃薯种植史的老农民,承包了15亩地的老赵是远近闻名的马铃薯种植高手,他地里的马铃薯亩产量达到了5500斤,但老赵告诉记者,跟以往亩产8000斤马铃薯相比,亩减产量也超过2015斤。
“4月份下雪冻了芽,5月份天热蔓子没拉出来。”分析今年的马铃薯减产的原因,老赵说,排除选种、管理等因素,最主要还是天气影响。老赵告诉记者,按惯例,春季马铃薯在每年的3月初下种,4月初是发芽期,今年马铃薯出芽期恰好赶上了清明时节的霜冻天气。5月初是马铃薯“发蔓子”的时期,可是连日的高温却对马铃薯蔓的生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温度高于35℃,马铃薯蔓就会停止生长,白天气温高,马铃薯只有晚上才发蔓,这样一来,发蔓期整整缩减了一半。往年蔓子得有20厘米长,今年才10厘米。”老赵比划着说,马铃薯在5月20日左右进入开花期,开花后养分回流,地里的马铃薯才会膨胀生长。蔓子没发出来,养分回流就会受阻,马铃薯个头也就小了。两场折腾下来,马铃薯的产量大减也是必然。
老赵说,村里普遍种的是荷兰马铃薯,但具体的品种没几个种植户能叫上来,种子市场太乱太杂,村民在选种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也是马铃薯产量跟不上的一个原因。再加上前两年由于气候因素,马铃薯产量一直受影响,不少农户纷纷改种其他作物,导致今年马铃薯的总产量下滑。
算账
收购价格上涨,难补减产损失
大面积马铃薯减产,供应量有所下降,收购价格会不会有大幅度的提升?“比去年涨了两三毛。”石埠经济发展区柳行村村民王祥增拿出当天的过磅单给记者看,他家当天1414斤马铃薯卖了1161元钱。“好的七八毛一斤,不好的四五毛一斤,比鸡蛋大一点的一毛多一斤。”王祥增说,去年品质较好的马铃薯约五六毛一斤,今年涨了两三毛钱。
由于天气原因,今年马铃薯的品质有所下降,个头不齐整,鸡蛋大的小马铃薯特别多。即便如此,马铃薯收购价格较往年还是有一定幅度的提高。
李范村马铃薯收购市场的一位收购商告诉记者,马铃薯的价格跟价格波动性很大的蒜、姜等农产品不一样,一直趋于平稳,变动幅度最大的时候也不过两三毛。
收购价格提升能不能弥补马铃薯减产带给村民的损失?“甭想!”李范村一位村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亩地大约能种250棵马铃薯,种子费用600元,薄膜费用50元,施肥600元,农药50元,一直到马铃薯成熟还需浇水四遍,每亩雇工费50元。“自己刨马铃薯也是人工费啊,这个要加上,成本就更高了。"该村民说。记者估算了一下,每亩马铃薯的成本费用在1500元到2015元之间。按往年5500斤的亩产量,市场收购价0.55元每斤,每亩马铃薯的收入约3025元,而今年亩产量3500斤,收购价0.75元每斤,亩收入约2625元。
“产量在4000斤以下,就是白忙活了。”该村民满头大汗地对记者说,虽然今年马铃薯价格有所上涨,但也弥补不了减产带来的损失。
◎市场价格
目前是最低的时候
记者在早春园市场了解到,目前马铃薯价格在1.8元一斤到2.2元一斤之间。
“马铃薯大量上市,价格算是最低了。”早春园市场一蔬菜店老板告诉记者,本地马铃薯大量上市时是价格最低的时候,“越靠后越贵,等到过年就得好几块钱了。”
青岛永旺东泰商业有限公司西部区域商品部农产品采购主管杨永告诉记者,如果本地马铃薯的囤积量不够,每年冬季到来年3月,会有一部分外地货源涌入补充。
“一般而言,每年4月初,本地的大棚马铃薯就会上市,加上以前的囤积量,完全不会出现市场空缺。”杨永说,目前永旺超市的马铃薯来自安丘凌河镇,销量很好。
◎专家观点
安丘等地减产不多
潍坊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所长王林武告诉记者,目前潍坊市马铃薯主产区主要分布在昌邑、安丘、高密等地,品种一般是荷兰十五号,种植面积有20多万亩。在种植模式上,一般有套种跟纯种两种。
王林武介绍说,昌邑地区一般采用“马铃薯+玉米”的套种模式,一方面可以跟随马铃薯的生长期选用生长期较长的玉米品种,提高玉米产量;另一方昌邑地区种植马铃薯面积大,而且属于早期马铃薯,下种一般会比安丘等地提早两周左右,受到的冻害自然就多,套种玉米可以减少因天气原因带来的一部分损失。
“今年昌邑地区一些早期下种的马铃薯出芽期刚好赶上四月冻害,二次发芽又不理想,导致马铃薯大面积减产,严重地区减产可达两千斤。像安丘、高密等地下种晚的马铃薯种植区,刚好躲过了冻害,减产并不怎么明显,每亩大约在七八百斤左右。”王林武说。
文/图 本报见习记者 魏慧敏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