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收购价格

围场土豆东营本地马铃薯做主粮难 成本高淀粉少做蔬菜更靠谱

字号+ 作者:围场土豆批发网 来源:网络整理 2015-09-29 14:19

马铃薯做主粮|蔬菜,东营,东营本地马铃薯做主粮难 成本高淀粉少做蔬菜更靠谱

  1月6日,农业部发布消息称,到2020年,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要翻一番,扩大到1.5亿亩,马铃薯将成为稻米、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主粮作物。国家马铃薯主粮化的大背景下,本市马铃薯种植、销售情况如何?能否乘东风顺势“翻身”做主粮?就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多方采访。通过调查,记者发现我市马铃薯种植面积在1000亩左右,本地马铃薯存在成本较高、销路不稳的问题。同时,由于淀粉含量偏少,围场马铃薯价格,质感脆,在一段时间内更适合做蔬菜,暂不具备做主粮能力。

  成本种一亩马铃薯花费近3000元

  利津县富源马铃薯合作社是我市一处重要的马铃薯生产基地,去年播种面积达200多亩。1月18日,记者采访了该合作社负责人吕希成。他告诉记者,种植马铃薯需要一笔很大的投资。

  “从播种到收获,种一亩马铃薯花销近3000元。”吕师傅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以一亩地为例,需要马铃薯种260斤,每斤1.9元;播种和生长过程中,需要集中施用3袋高氮高钾有机复合肥,每袋150元,此外,整个生长季,还要浇水2到3次。“种植的成本得有1300元,如果加上收获时机械和人工的费用,差不多3000元。”吕师傅告诉记者,一亩地能产马铃薯4000斤,按照近几年每斤1.3元到1.5元之间的价格,每亩地能获利3000元左右,但是如果管理不善,马铃薯商品率低的话,收入就会减少。

  记者从垦利、广饶等县农业局了解到,种植玉米、小麦享有一定的补贴,马铃薯暂时还没有补贴。“补贴虽然不是很多,但多少还是能够缓解一定成本压力的。”垦利马铃薯种植户老张说,希望以后种植马铃薯也能享有补贴。

  销路规模小、品牌劣势导致滞销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我市马铃薯播种面积在1000亩左右,虽然产量不错,但存在着滞销情况。例如,去年8月底,河口区义和庄园60多万斤马铃薯由于销售链断裂就差点烂在地里,幸好当地政府和团委联合本报发起“挖马铃薯献爱心”公益活动,才使得种植户渡过难关。

  此外,我市马铃薯还面临着外地马铃薯涌入带来的冲击。据了解,目前城区各农贸市场上,安丘、昌邑、滕州等地马铃薯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造成我市马铃薯滞销的一大原因。

  对此,吕希成师傅回应称,种植规模小以及由此带来的品牌劣势是造成滞销的重要原因。“东营马铃薯才1000多亩,相比于十几万亩的主产区,收购商觉得来东营收购马铃薯不值得。规模太小让不少大客户选择了忽视。”吕师傅告诉记者,时间一长,种植规模大的地区就有了品牌优势,规模小的地区就越来越不被市场认可了,这样就是为什么市民很认可滕州和安丘马铃薯的原因。“滕州一个县马铃薯种植面积35万亩,已经被打造成全国名牌了,换成咱们也自然是选择知名度高的马铃薯。”

  就成本较高和销路不稳问题,吕师傅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要给予种植户农机补贴,减少成本压力。“例如,我们利津县就发放给我近3万元的农机补贴。其次是走专业合作社路线,通过大规模种植打造咱们东营马铃薯的品牌优势。不要觉得盐碱地会影响马铃薯品质,滨州外贸公司很认可我们合作社生产的马铃薯,所以说放开规模就能创造出品牌。”吕师傅如是说。

  回应淀粉含量低,更适合做蔬菜

  国家农业部提出的“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主要路径在于通过淀粉加工将其制成馒头、面条等食品。问题核心就在于马铃薯的淀粉含量。1月18日,记者向我市多地农业局和业内人士了解得知,我市马铃薯淀粉含量较低,口感脆,不适合做主粮,只能作为蔬菜。

  “纬度高,昼夜温差大的地区,适合马铃薯积累淀粉,因此东北等地的马铃薯淀粉高,更适合提取淀粉做主粮。”垦利县农业局张科长告诉记者,相比东北地区,东营的温差很小,导致马铃薯淀粉低。

  目前克新1号马铃薯含淀粉量最高,大约在18%左右,具备主粮潜力,但生产周期太长。据了解,在我市马铃薯一般在阳历3月5日左右播种。业内人士称,如果种植该品种,则会使农民错过玉米的播种日期。

  “咱们东营现在大多种的是荷兰马铃薯系列,比如荷兰15号。淀粉含量只有10%至15%左右,这就否决了本地马铃薯做主粮的可能性。”吕希成师傅告诉记者,本地马铃薯口感脆、淀粉少的特点,决定了它只能作为蔬菜出现在市民百姓的餐桌上。

  (记者 张小杰 实习生 张帅帅)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