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 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是马铃薯的销售旺季。眼下,旺季已经接近尾声,内蒙古的马铃薯却遭遇了销售瓶颈。“地里还有近1000吨的马铃薯没卖出去。”昨天,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的马铃薯种植户刘先生致电本报创富热线,希望在杭州地区,甚至浙江省内给这些滞销的马铃薯找找销路。
内蒙古是我国的马铃薯主产区之一,马铃薯也是当地农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乌兰察布市素有“中国薯都”之称。眼下马铃薯滞销的难题也让这里的农户们一筹莫展。当地马铃薯种植户刘先生种了六七年马铃薯,还是第一次碰到这种困境。“往年坐等收购商,在地里就能直接发货,今年来采购马铃薯的少之又少。”刘先生说,今年,他种了500多亩马铃薯,可以收获1000多吨,比去年增产20%左右。但多产不一定多销,到目前为止,他只卖出了不到200吨,每斤仅售0.38元。刘先生估计,如果按这个价钱处理所有马铃薯,每亩至少要赔500多元。让他更头痛的是,去年每斤马铃薯卖七八毛绝对没问题,最高价还能升到一块多一斤。今年不成了,三四毛都不一定有人要。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了解到,今年内蒙古马铃薯种植面积1140多万亩,较去年增加10%。全区新薯(今年收获的马铃薯)总产量预计超过1100万吨,增产了260多万吨。而自从新薯上市以来,收购价格一路下跌,主产区新薯价格已低于生产成本。内蒙古农业技术推广站推广研究员李志平分析,马铃薯总量增加,价格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去年马铃薯价格利好,不少农户扩大了种植面积,而社会闲散资金也不断流入,使马铃薯总量整体上升。不过他认为,供大于求的滞销现状只表现在一个阶段内,通过收储、加工、外销等方式,这种情况会得到缓解。
然而,不少马铃薯种植户仍在为马铃薯滞销发愁。刘先生说,新薯顶多保存10来天,专门储存马铃薯的地窖只够存放200吨左右的马铃薯,围场土豆,所以即使亏本卖,他也要把马铃薯处理掉。 小楼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