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北部的农业大县玛纳斯,乡村能人“马铃薯大王”陈万虎,让一个“土得掉渣”的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发展成为全国50佳合作社,也让当地的马铃薯产业形成了良性循环的产业化发展之路。
秋收时节,记者来到玛纳斯县兰州湾镇王家庄村,“金马铃薯”产供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万虎正指挥着农民将几车马铃薯良种装车。
“目前,我们合作社旗下的马铃薯种业公司已经出售了2000吨马铃薯良种,赢利300多万元,种业公司不但不用我们再到外面采购种子,还成为合作社新的经济增长点。”
其貌不扬的陈万虎个子不高,精瘦而精明。就是这个40多岁的乡村农民,在天山北坡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让小小的马铃薯成就了一番令人刮目相看的“大事业”。
2007年,玛纳斯县的马铃薯大丰收,面对上门收购的采购商,农民们竞相压价,结果,辛苦一年的农民丰收了却不挣钱。几代人都种植马铃薯的陈万虎坐不住了,他联合几十家种植马铃薯的农户,成立了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稳定住马铃薯销售价格。
发了马铃薯财的种植户开了眼界,在陈万虎的领导下,他们充分利用网络收集信息,围场马铃薯经纪人,还派出专人跑到几百公里外的中哈巴克图口岸,主动向前来采购的中亚客商面对面推销,在其他农民还为争内销市场忙得不亦乐乎时,他们的合作社2009年就已经将4000吨马铃薯销售到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
去年,精明的陈万虎组织专业合作社成员投资370万元建了一座贮存量为2800吨的自动恒温气调保鲜库,通过冷贮让马铃薯在春节前反季节销售上市。为了让马铃薯收益最大化,他与合作社农户还出资成立了隶属于合作社的种业公司,在附近两县和当地的山区建立了2000亩地的土豆良种扩繁基地,生产的种薯能够满足新疆各地2.5万亩马铃薯种植需求。
“我们合作社刚刚成功申请了500万元贷款,明年一开春我就准备成立土豆良种组培实验室,现在马铃薯种子退化很快,既然我们祖祖辈辈就是种马铃薯的,要想从马铃薯上发大财,就要从源头做起。”陈万虎踌躇满志地告诉记者,合作社已经和甘肃农科院的专家谈好了合作意向,可以获取农业专家的技术支持。“我们的目标就是将来向全新疆的马铃薯种植户推广马铃薯良种品牌。”陈万虎说。
在合作社改选时高票当选的陈万虎如今又有了新想法,发展马铃薯的下游产业——摆脱销售商直接供应企业加工薯片、薯条,将来还要在合作社内兴办以马铃薯为原料的食品企业。“现在一公斤马铃薯收购价才两元钱,一个马铃薯加工成薯片就可以卖几元钱,马铃薯只有精深加工才能变成金豆豆呵!”陈万虎跟记者算起账来头头是道。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