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收购价格

土豆价格发力高山休闲游 这个贫困村去年扶贫增收3000万

字号+ 作者:围场土豆批发网 来源:网络整理 2015-09-25 18:14

穿行葵花田景区供图鸟瞰李公坝景区供图商报记者谭柯实习生陈竹“以前马铃薯只有喂猪,哪里还能卖钱嘛……”7月14日,綦江区石壕镇万隆村花坝客栈,50岁的贫困户赵

穿行葵花田景区供图

鸟瞰李公坝景区供图

  商报记者 谭柯 实习生 陈竹

  “以前马铃薯只有喂猪,哪里还能卖钱嘛……”7月14日,綦江区石壕镇万隆村花坝客栈,50岁的贫困户赵九详笑得十分舒坦。“50斤马铃薯卖了55元,这事如果放在以前,都不敢想。照这个价格,我家今年收入上万元没有问题。”赵九详十分自豪:“花坝客栈老板赵本高己下定单,定向收购我家马铃薯、白菜、土鸡等农产品,帮我们家脱贫“。

  赵九详的变化,始于去年石壕镇万隆村提出的脱贫发展路径——以旅游促发展,打造高山休闲旅游名村,正是借助花坝这个平台,办起了32家农家乐,农家乐通过餐饮招收员工,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同时定向收购贫困户家的蔬菜,帮助困难人群增收。源于此,去年,万隆村借助高山休闲旅游,实现扶贫增收3000余万元。

  私企老板弃50万年薪 投资600万返乡搞旅游

  花坝,位于綦江区石壕镇万隆村,平均海拔1650米,拥有2.8万亩高山草场。可是,就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万隆村却有41户绝对贫困户。如何利用花坝旅游资源带动村民脱贫?这引发了区、镇、村三级部门思考。

  赵九详,建卡贫困户,自赵本高回乡搞旅游后,他便有了固定收入。赵本高,花坝客栈老板,一个返乡投资帮助村民增收的企业家。

  “我2015年外出打工,当了5年车间主任,又当了3年副总,2015年起便在重庆赛源科技有限公司工作。”赵本高说,2015年,他在贵州承接劳务分包工程,每年可赚50多万元,如今妻儿都在重庆主城生活。“自己赚钱了,很想回报家乡,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项目。”去年,一次偶然机会,他决定放弃城里高薪工作,回乡尽自己绵薄之力。

  去年,花坝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露营旅游季,接待游客9万余人次。花坝有美景,能吸引游客,但接待能力十分有限。“一边是大量的游客,另一边是没有工作、没有收入的父老乡亲,这让我很痛心。” 赵本高看到这种现象,当即决定回乡。去年10月,赵本高投资600万元着手建设花坝客栈,KTV、会议室等一应俱全。目前,花坝客栈有46个房间78个床位。

  建立扶贫信息 专门帮扶困难家庭

  “我们村有41户贫困户,共159人。他们几乎没有经济来源,靠土吃饭。”在赵本高的办公桌上,一大叠贫困户信息卡十分显眼。

  “我们专门从村委会将所有贫困户的信息建档、归类,掌握他们的收入情况、致贫原因等,以便精确帮扶。”赵本高的花坝客栈,除了厨师团队和管理团队是从市区请来的外,其他员工均是村里的贫困户。赵本高的客栈一共有40多名员工,绝大多数是万隆村贫困户。

  陈双凤,花坝客栈员工,万隆村人。因病,陈双凤一直在家,家里两个孩子又在上大学,一年入不敷出。“不仅离家近,而且老板教我们炒菜,学习技能。等有资本,我们准备自己开个小农家乐。”陈双凤在花坝客栈一月的工资约1500元,工作之余,她还能喂猪、种地、卖土特产,总收入不低于主城打工。

  定点收购贫困户蔬菜 平均每户年增收超万

  “赵老板,我又来卖马铃薯了……”赵九详背着满满的一背篼马铃薯,站在大门前笑盈盈地对着赵本高。

  “看好了,50斤马铃薯,55元钱。”说着,赵本高拿出55元递到赵九详手中。

  赵本高指着厨房的食材说:“这些都是向贫困户定点购买的,对于贫困户,我们出更高的价钱买他们的产品,围场土豆,甚至我还让他们去买产品,再转卖给我。”

  赵本高的客栈不仅员工大量用贫困户,而且蔬菜也向贫困户定点购买。“在他们的个人信息里面,我们将他们所种蔬菜的种类、种植面积进行统计,贫困户的蔬菜优先购买。”赵本高的花坝客栈一共带动了20多户贫困户创收。

  石壕镇纪委书记张集洪介绍,赵九详是典型的因病致贫,家里人口多,靠地吃饭,全家一年收入仅2015多元。“马铃薯卖给赵本高1.1元一斤,要是卖给其他人要便宜一半,在没有通公路之前就只有喂猪了。”张集洪说,赵九详家今年估计可以收800多斤马铃薯,可以赚近千元。除马铃薯外,赵九详还种了其他蔬菜。“小白菜8角一斤、黄瓜1元,土鸡蛋1.5元一个……这样下去,估计不要两年赵九详家就可以脱贫了。”

  赵本高的客栈每年食材采购金额约40万元。“这些钱分摊到20多户,每户每年可增收一万多元。” 张集洪说。

  打造高山休闲旅游 万隆村扶贫增收3000万

  万隆村,是2015年区级重点扶贫村,与贵州桐梓、习水两县接壤,旅游资源丰富,天气凉爽,适于休闲避暑度假。

  去年,綦江区区委书记潘毅琴先后6次到万隆走村串户,多次召开田坝会、院坝会,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根据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强化渝黔合作示范带动,积极培育产业龙头,整合资源,面向主城,抢抓机遇,以旅游促发展,打造高山休闲旅游名村”的脱贫发展思路。

  “去年我们成功举办历时一个月的‘大美綦江浪漫花坝’露营旅游季,共接待游客9万余人次,各种车辆上万辆,搭建帐篷上万顶。” 张集洪告诉记者,露营季期间,带动花坝糯玉米销售2015余吨,带动村民人均增收2100元左右,实现扶贫增收3000万余元。去年12月,由石壕镇政府与重庆渝商旅游集团签订了总投资20亿元的《綦江花坝旅游度假区投资开发合同》,这也将是花坝旅游发展的一个新机遇。

  个案

  依托旅游搞农家乐 贫困户去年赚12万

  “花坝的旅游业带动了当地大部分老百姓致富。” 万隆村村长穆文彬说,李明河是万隆村2社村民,以前靠种地、打工谋生,家贫。“去年露营季期间,他搞了农家乐,两个月赚了12万元。”

  目前,万隆村有32家农家乐,“几乎每一家农家乐的年收入都在七八万元以上,去年32家农家乐的收入保守估计在250万元左右。”穆文彬介绍,目前万隆村餐饮日接待能力约5000人左右,住宿日接待能力在1200人左右。

  万隆村土特产种类丰富,如野生天麻、猕猴桃、野生蜂蜜、花坝糯玉米、方竹笋等深受游客喜爱。“下一步,我们将建立网上村庄合作社,逐步实现电子商务,让村里的特产销到主城甚至外省。”穆文彬告诉记者,新鲜的食品不便于携带、存放,他们准备建冷库,将特产包装、抽真空,给顾客送货上门,进一步打通万隆村土特产的销售渠道。“建立专门的收购站,将村民的产品卖出去,进一步推动村民脱贫致富。”

  记者手记

  扶贫之路应将资源进行最大化利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