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及其淀粉价格大幅上涨,固原几乎所有的土豆种植户们都喜笑颜开,在盘算着下一年如何扩大种植面积。而当地200多家淀粉厂却因为“一薯难求”而纷纷提前停产。一边是喜悦的农民,一边是苦恼的加工业,固原土豆产业面临艰难取舍。
原产地农民囤积惜售
今年自固原市土豆大量上市以来,价格一直持续走高。短短2个月的时间土豆平均价格从每公斤1.8元迅速攀升至2.6元。即便这样,在宁夏土豆主产地还是“一薯难求”。
固原市土豆外运协会会长马生科介绍,目前固原市土豆种植面积近300万亩,每年总产量在300万吨左右。其中100万吨供农户留种和自食,100万吨作为鲜食薯外销,淀粉加工所用的土豆原料供给大约有100万吨。近年来,固原市将土豆作为支柱产业扶持,土豆的品牌也越打越响亮,每年固原的土豆远销福建、广州等近20多个省市区。
然而,今年很多客商赶来收购时,却扑了个空。
西吉县将台乡农贸市场是西吉最大的市场之一,每年近三分之二的土豆都要从这里走向全国市场。但今年该批发市场却异常冷清。11月28日,记者走进该农贸市场,往年红火的销售场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冷清的门面及一个个唉声叹气的收购商。商贩王军告诉记者:今年土豆大量上市以来,价格每天都不一样,有时上午和下午的价格都不一样。他们只好委托人开着手扶拖拉机进村入户,逐家挨户收购,但还是不能满足客户的需要。
土豆都到哪里去了?
记者在固原市原州区和西吉、隆德等地采访发现,土豆都被种植大户和农民窖藏了。
“今年马铃薯真成‘金豆豆’啦,一公斤卖到2.8元了,但我还想等着看看,能不能再涨价。”西吉吉强镇王昭村段守成告诉记者,村上90%的村民都和他有一样的想法,将收获的土豆窖藏等着来年涨价,稳赚一笔。
“粗略估算,西吉农民能窖藏100万吨土豆。”西吉县农牧局局长杨俊炜告诉记者,今年西吉县土豆大丰收,而黑龙江、甘肃、贵州等土豆主产区遭遇不同程度的旱灾、水灾,导致市场供不应求;加之土豆淀粉价格一路飚升,从今年年初每吨4000多元涨至每吨1.2万元,从而推动土豆收购价格上涨。供不应求的市场更让农民惜售。今年西吉外销的土豆只有35万吨、加工厂消耗40万吨,其余全被农民“藏”了起来。
淀粉加工企业生产20天就停产
步入10月份,随着土豆的大量上市,沉寂了半年多的土豆淀粉加工企业又开始收购原料,准备开工生产。然而,开工在即,企业老板们却傻眼了。
11月29日,记者先后来到固原长城、天龙、利华等淀粉加工企业走访,发现加工设备闲置,车间内基本没有工作人员。据悉,固原淀粉企业属于季节性生产企业,每年在土豆上市后的9月至11月间开足马力生产,其余都是集中销售阶段。当下早早停产实属罕见。
目前固原市具有一定规模的淀粉加工企业273家,若满足其设计生产能力,需要淀粉约600万吨。每年到土豆收购季节,企业想尽办法争抢原料,“小个子”土豆价格也从2015年的0.24元/公斤上涨到了今年的1.4元/公斤。即便价格如此,原料缺口仍然高达500万吨左右。
“萝卜快了不洗泥。”一些商贩为求高额利润,往收购来的土豆里掺上大量的泥土向企业交售。固原长城淀粉有限公司经理樊波告诉记者,收购高峰期,原料池里每天清洗出来的泥土就有十几立方米。但原材料还是短缺,收购车挨家挨户收购小土豆都没货。
淀粉加工的原料主要是薯农卖不掉的小马铃薯,近年来随着土豆品种的更新和科技的投入,围场马铃薯批发,小马铃薯越来越少,加之价格攀升,大部分土豆都进入了鲜薯市场。现在固原市很多淀粉企业都没有自己的冷藏车间,不能在市场价格偏低的情况下,大量吃进原料,已备来年加工。“一来建冷藏车间成本高,企业无力承担;二来淀粉利润低,与其冬储加工,还不如做鲜食销售。”一家淀粉加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
“高价都收不到原材料,只好关门歇业。”宁夏佳力淀粉厂的负责人刘玉国告诉记者,像佳力、六盘山等年产淀粉上5000吨的大型企业,其生产周期也仅维持30天左右,产能严重过剩。
“往年淀粉加工企业生产两个月,今年只有20天。273家淀粉厂差不多都停了。”固原市环保局环境监察支队支队长朱林祥说。
在升级中寻求发展之路
在淀粉类加工企业被马铃薯原料价格“逼停”的背景下,土豆加工业该何去何从?原州区经贸局非公有制中心副主任魏成林认为,只有通过产业升级才能走出困境。
“生产水晶粉丝的利润远比生产淀粉的利润高。”固原长城淀粉公司经理樊波说,该公司为延伸土豆产业链条,引进了一条全自动水晶粉丝生产线,年生产成品水晶粉丝5000吨,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在原材料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企业如果不进行淀粉深加工转型,必将被市场淘汰。”樊波说。
同时,固原农牧专家建议,政府应加大对土豆产业扶持力度,将土豆纳入粮食直补范围;淘汰年产能力万吨以下企业,并通过科技部门争取技改项目,促成固原淀粉向大规模、深加工领域拓展;加大信贷扶持,解决淀粉企业资金周转难题。(记者 赵磊 王晓龙)
来源:宁夏日报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