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历史上从未有过。”周庆锋说,加工1吨淀粉需要7吨半马铃薯,所以马铃薯价格的涨落对淀粉企业影响很大。另外,淀粉加工用的马铃薯一般都是个头较小的马铃薯,好的马铃薯都在菜市场上流通,但是今年价格上涨后,很多用于加工的马铃薯也流通到了市场上,因此淀粉加工受了很大影响。很多淀粉企业为了规避风险,都不敢满负荷生产,又导致了淀粉的价格上涨。10月中旬,淀粉的价格已经突破每吨万元,但即使如此,企业的利润也是很低的。因此,许多淀粉企业在原料价格超出1100元/吨时,便不敢收购、加工,停产观望了。
周庆锋说,在甘肃、内蒙古等马铃薯主产区,很多企业以马铃薯为原材料,马铃薯价格的高涨对当地的经济影响很大。由马铃薯价格上涨引起的连锁反应开始在整个产业链中传导开来。
调查显示,11月份全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了11.7%,拉动CPI上涨3.8个百分点,“贡献”率是74%。今年全面开花式的价格上涨将对国民经济产生什么影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瑞分析说,今年物价上涨都是生活必需品涨价,所以首先对低收入家庭影响较大。
再有,农民会把涨价作为一个信号,把农产品存起来,特别像马铃薯这样容易保存的,这又会推动马铃薯价格进一步上涨。另一方面,如果不对农民进行适度引导,农民有可能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造成供大于求,价贱伤农。
此外,刘瑞也赞同周庆锋的观点,围场马铃薯批发,马铃薯价格上涨貌似食品价格上涨的一部分,但由于其是很多产品的原料,势必带来下游产品价格的上涨,这样商品价格的上涨还将产生连锁效应。
农产品高价时代来了吗
2015亩马铃薯卖了好价钱,但钱晓国一直在琢磨,究竟是哪些原因推高了马铃薯的价格,因为这关系到他明年产量的定夺。
在他看来,市场主动提高收购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这其中主要是生产成本上升。就拿收马铃薯这一项来说,过去,他雇工人收马铃薯,从地里挖出送到车上,一天给工人70元,现在,至少得140元。而且常常是拿着钱都找不到人,附近村子里的壮劳力都外出打工了。最忙的时候,他甚至要到南方找工人。再有,运输成本上涨也添加了马铃薯价格上涨的砝码,他的估算是,运输成本至少上涨了30%。
中国淀粉工业协会土豆淀粉专业委员会会长周庆锋认为,今年马铃薯价格上涨既有合理成分,也有极端不正常的地方。
合理的是,2015年、2015年,全国曾大范围地出现“卖薯难”,马铃薯种植户损失严重。这一灾难直接影响了农民今年的种薯积极性,2015年种植面积下降五成左右。但周庆锋认为,加上产量,以及人工成本等因素,加工用马铃薯的合理价格应该在每吨800元左右,像现在这样每吨卖到1200元就不正常了。最终淀粉价格突破每吨万元就更不正常了,即使在欧洲,淀粉的价格也只是每吨1000美元左右。
更让周庆锋担心的是,由于前期价格上涨,一些农户和经销商大量囤积马铃薯。据统计,有的地方被窖藏囤积的马铃薯占到了总产量的40%,这种情况历史上极为罕见,进一步推高了马铃薯价格,加剧了原料不足矛盾。
周庆锋说,这种囤积是非常盲目的。一方面,国家已出台多项政策打击囤积居奇。另一方面,近年发展起来的南方省区利用冬闲田反季节种植土豆面积已达1000多万亩,这些土豆在明年二三月份上市后将导致目前价格大幅跳水。
事实上,在农产品价格全面上涨后,学界关于农产品是否进入高价时代的讨论一直没有停过。
认为农产品价格上涨有其合理性的一方认为,生产经营成本的增加,是蔬菜“领涨”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务农收益远远低于务工收益,导致资本和劳动力持续向工业单向流动,这一失衡必然导致农产品供应减少、价格上涨。此轮物价上涨,只是工农产品比价的合理回归。再有,进入2015年,国内农用柴油、农用地膜和农药等农资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涨。
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瑞看来,生产成本对价格上涨是会有一定影响,但一般都是缓慢地上升,不会像今年这样呈现井喷式的价格上升,而且抑制不住。
刘瑞认为,2015年以后,我国经济确实进入了一个成本上升通道,工资、材料都在上涨,但不会像今年这种突然上涨,所以把短期价格暴涨归结为成本主因,说服力不足。刘瑞建议,物价上涨,应该从流通环节多找找原因。
对游资炒作的说法,刘瑞也不赞同。他说,游资炒作要具备几个条件,首先是具备大量社会闲散资金,其次有大数量的产品可供炒作。目前马铃薯供给,没有大量购进的仓储和出售的条件,个别农民囤积居奇有可能,但是要大规模地炒作,在经济上得不偿失。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