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伟向大众网记者展示他的田里的马铃薯
殷伟从别人家拿来马铃薯与自家马铃薯进行对比
孙凯家的马铃薯拔出后,只有寥寥几个迷你马铃薯
收马铃薯老板将勉强能收的马铃薯让工人进行包分拣包装
大众网枣庄6月19日讯(记者 张乔阳)“我投资10多万种了23亩地,连苗都没有。”“我投资10多万种了20亩地,马铃薯还没有鸡蛋黄大。”……18日上午,薛城区沙沟镇东杨庄村10余户村民向大众网记者反映,自己种植从滕州购买的马铃薯品种,几乎绝收。大众网记者采访发现,10余户村民田地种植马铃薯,有些个头不如蛋黄大,有些甚至不出苗。
18日上午,在薛城区沙沟镇东杨庄村大众网记者见到种植户殷伟、孙凯、王惠等10余户村民。村民殷伟告诉大众网记者,今年马铃薯价格在1.2元的收购价,原本盼着能有个好收入,可等扒开地时,他们10户都傻眼了。
殷伟手捧一把马铃薯向大众网记者展示,他说,与别人家种植的高产、一个马铃薯2斤左右的相比,这10户要么不长马铃薯,长了也是和蛋黄大小的迷你马铃薯,最大的也没有半个拳头大。殷伟说,10户村民一共种了100多亩马铃薯,几乎是绝收。
大众网记者在10户种植户孙凯、殷伟的田地,采访发现,马铃薯均较小,大部分呈蛋黄、鸡蛋大小。在孙凯的23亩马铃薯种植田里,按照规格原本应是1米4棵马铃薯苗,现在却变成了10米4棵,而这4棵马铃薯苗中,有些只是苗却无果,有些甚至连苗也没有。同一片田地的西侧,不足1亩地的马铃薯则长势较好。孙凯说,这些马铃薯是种植时,种子没有了,另买的马铃薯种,围场土豆,同样的种植方法、同样的化肥、同样的管理,马铃薯却正常大小。估计,他们10户购买的种子是假种子。
殷伟说,每亩土地租金1000元,马铃薯种、化肥、农药、人工费、设备租费等加起来1500元,这每亩地就要投资2500元。去年二十多亩地能盈利十多万元,这次却要赔上十多万元,赔的血本无归。
殷伟说,他们10户村民种植的马铃薯是从滕州张汪镇孙楼村的一位外号孙老三的人那儿购买的,买时卖家表示绝对保丰收。购买时,马铃薯种很正常,等花谢时,扒开土,才发现有些马铃薯根本没有长,有些即使是长了也很小,不足指头大小。原本90天可以成熟的马铃薯,10户拖到了110、120天才收,可马铃薯还是不尽人意。村民王惠说,往年他家20亩地能挣个十来万,今年5亩地才卖了6000元。
从滕州界河来此收马铃薯的孙厚桐说,今年好的马铃薯每斤1.2元,可这的马铃薯他收一点就赔一点,本不想要的,考虑到种地的都不容易,自己只能挑拣些个头大些的,每斤0.7元收购了。
发现种植的马铃薯绝产,殷伟和其他种植户找过销售商孙老三讨说法。但孙老三回应,可能天气原因技术原因造成的。在多次联系后,孙老三拒不承认是马铃薯种的原因,电话也拒不接听。殷伟说,100多亩地,他们也没有想让孙老三全赔,最起码要有个负责的态度,要给个合理说法。现在的态度,10户种植户是肯定不会接受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