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基地

围场土豆岚山区:欲建“土豆硅谷”

字号+ 作者:围场土豆批发网 来源:网络整理 2016-05-16 15:13

岚山区:欲建“土豆硅谷”

  ◆随着2015年我国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马铃薯继稻米、小麦、玉米后,已经“晋升”为我国第四主粮。今年,农业部正式发布的《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提出,将把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力争到202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1亿亩以上。小土豆成为大产业,日照市岚山区中楼镇正迈出坚实的一步:今年3月初,一个集科研示范、推广服务为一体的高标准马铃薯试验示范基地在这里诞生。
  



  □ 本报记者 丁兆霞
    本报通讯员 陈 通 战祥明


滴灌式种植节水节肥
  在岚山区中楼镇节水优质马铃薯科研试验基地里,开春播种的200余亩马铃薯已破土发芽,一条条铺设在畦垄上的滴灌带如一根根脉络,为每一株马铃薯精准地输送着水分和养料。大田里,每天都能看到一位面色黝黑、头戴帆布帽、脚穿粗布鞋的年轻人,细心地观察着每株马铃薯,认真记录着每一个科研数据。
  这个农民模样地的年轻人叫冯忍,是中国农业大学水利工程学博士。他告诉记者,秉承优化高效灌溉方式,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增加土地亩产量的科研理念,基地从影响马铃薯生长的土壤水分、大气温度等条件入手,将马铃薯种植区域分成黑膜区、白膜区、黑白相间膜区和无膜区,全部采用滴灌带进行灌溉,并通过高端仪器设备对土壤表里温度、太阳辐射量、气象变化等情况的检测,适时适量的对马铃薯进行施水、施肥。
  据他介绍,与传统的大水漫灌相比,滴管式种植将水肥融合把水分、肥料一体化输送至马铃薯有效吸收部位,不仅灌水均匀,节水节肥,而且还能防止土壤板结,保持土壤透气,维护地力。
  “现在基地就是试验马铃薯在当地采用哪种滴灌方式下品质更好、产量更多,一旦将最合理的滴灌方式推广应用,预计产量翻倍,每亩可为种植户实现产值5万余元。”冯忍说。
“彩色土豆”有望成餐桌常客
  基地提出了“健康马铃薯”的发展理念,在普通马铃薯种植之外,还从云南、内蒙、甘肃等地引进了黑金刚、红美人等8个彩薯品种,全部使用无公害的水肥一体化进行绿色有机种植。
  “目前主要有黑色、红色、紫色几个颜色。”中国农业大学水利工程学硕士研究生徐长姝,也是优质马铃薯节水高产技术研发团队的骨干队员。据她介绍,彩色马铃薯之所以呈现黑紫色,是因为其含有大量的花青素,而花青素具有抗衰老作用,比普通马铃薯的经济价值要高、市场潜力要广。 
  彩色的土豆是不是转基因产品呢?对此,徐长姝说,彩色土豆不是转基因。她告诉记者,土豆在引进中国之前就是五颜六色的。而在秘鲁,土豆作为“国菜”,种类多达3000余种,彩色土豆已经成为其有名的特产。
“小土豆”做成大产业
  记者了解到,该团队致力研究节水优质马铃薯种植技术已经有15个年头了,团队带头人就是中国农业大学中楼籍教授王凤新。
  为更好地将科研成果应用于生产生活、服务于百姓大众,王凤新团队注册成立了日照丰桥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并计划年内在试验基地内建立教授工作站,从中国农业大学派遣一批具有硕士、博士等高学历人才来基地,同时将与美国马铃薯研究专家进行技术合作不断提升基地科研水平,让中楼成为土豆技术科研、推广应用的“硅谷”。
  谈起未来发展前景,王凤新介绍说,优质马铃薯节水高产技术研发成功后,基地将通过建立合作社、土地入股等方式引导周边群众发展马铃薯产业,并无偿为他们提供节水技术、农业规划等服务,计划在5年内推广5万亩,并以基地为核心逐步向全市、全省、全国推广。

,围场土豆代收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土豆批发国内首个马铃薯实验基地将落户岚山

    土豆批发国内首个马铃薯实验基地将落户岚山

    2016-07-14 15:35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