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承德4月13日讯 近年来,承德围场县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在分析人才形势、研究人才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制定出台县域特色人才政策、牵头协调服务,为吸纳人才、培育人才和发挥人才作用营造了良好的环境。2015年,围场县确定并实施了“人才助推土豆产业发展”特色人才项目,推行了“四化合一”工作机制,在人才工作主动服务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的新常态中,找准了着力点和结合点,实现了人才工作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
围场县是农业大县,早在2015年,就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土豆之乡”,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土豆种薯、商品薯基地县。据统计,截止2015年底,全县土豆种植面积达60余万亩,约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0%,提供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000元,占农民人均总收入的25%以上;从事土豆产业的技术骨干人才近千人,其中省管专家1名、市县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名、正高职3名、副高职11名。为持续壮大这一强县富民的特色产业,充分发挥人才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着力构建人才引领支撑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常态,助推全县土豆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循环化发展,县委县政府确定了“人才助推土豆产业发展”县域特色人才项目。通过特色人才项目的实施,努力把围场打造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土豆产业发展专业示范县。
2015年围场县相继出台了“10+X”制度,对特色人才项目明权确责,不仅确定了全县开展人才工作的“规定动作”,也明确了各相关单位开展人才工作的“自选动作”;下发了“4+1”指导性文件,为解决现有人才结构失衡问题提出了具体目标和实施举措;推行了“2+1”考核办法,实现以考促用,充分发挥了目标考核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创建土豆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整合技术人才向园区派驻“科技特派员”,统一制定标准化生产规程和技术手册,壮大园区经济,辐射带动县域土豆产业发展;开展“整村推进科普惠农兴村”科技示范工程,整合项目资金投入,实行专家、新品种、新技术整体入村,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深入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坚持一手抓政治理论学习,一手抓知识更新和业务培训。以正确的用人导向激励人才留住人才,一方面严格选拔专业技术人员和拔尖人才,另一方面安排专项资金对优秀科研人才予以重点扶持,推动“研”有成果、“果”能转化。
通过“人才助推引领土豆产业发展”工程的实施,培养了一大批县域土豆产业专业技术骨干和农村实用人才,推动了一大批农村创新创业主体,使围场这一特色土豆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科技支撑力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转换化率进一步提升。截止2015年底,全县共建土豆科技园区25个,园区面积5万亩,园区内土豆单产超过3吨,增产达到50%以上,土豆高产示范创建园区5个,面积达到15万亩,围场马铃薯代收,单产超过2.5吨,增产达到30%以上,同时带动整个县域土豆产业总体发展,平均单产稳定达到1.7吨,增产达10%以上,土豆品种结构调整更加优化,标准化增产配套技术覆盖面不断扩大,土豆平衡配方施肥、节水灌溉和水肥一体化、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控、机械化栽培、科学储藏等新技术、新成果得到广泛推广应用。亩产值由1500元增加到2015元,产业加工储藏转化增值率由30%提高到50%,“围场土豆”被国家质检总局命名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成功注册“围场土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实现了县域支柱特色产业的提档升级,助推了县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夏艳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