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呼唤着农产品的流通发展和跨区域交易。今年,我市将在农产品流通和农村市场建设领域实施“抓大、抓小、抓新、抓实”。“抓大”就是抓好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等;“抓小”是抓好农家店、乡镇商贸中心、农村物流服务体系、乡镇集贸市场、社区农产品直销网点;“抓新”是抓好农村电子商务、公益性农产品市场及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农产品流通和农村市场建设;“抓实”是抓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
“我们乡盛产马铃薯,但是总是经历价格起伏,尤其是价格低的年份,基本上不赚钱。”围场牌楼乡种植大户付艳华说,“现在有了电子商务这个新平台,马铃薯在价格低的时候,不一定非得卖给中间商,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卖给客户,围场土豆,也可以加上特色包装走精品路线,这样就不用担心赔钱了。”
今年,我市将积极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加强与第三方电商平台的合作,推动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品牌产品的电子商务平台发展,搭建具有特色产业品牌的电子商务平台,并以此带动全市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我们县土壤和水质好,生产的农产品质量上乘,但由于‘单打独斗’,闯市场能力差。为此,我们成立了联合社。”兴隆县新合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滕建强告诉记者,联合社通过展交会、农超对接、网络等多种形式发布农产品销售信息,如今联合社旗下有蔬菜、水果、肉蛋奶等多种农产品。在某次采购商专场,该联合社和北京一家超市签订了小国光苹果、山楂、板栗、花椒等多种产品的购销合同,销售收入200余万元。
我市积极搭建城乡产销协作平台,利用市场推介、信息发布、企业对接、农超对接、超市下乡等方式,畅通“日用工业品下乡、鲜活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促进农村市场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调整。鼓励和引导城市大型流通企业以投资、兼并重组等方式进入农村,完善农村流通设施,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带动农村市场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这么好的橙子,才卖一块多,怎么可能呢?”在市里某大型超市,正在挑选新鲜脐橙的市民董女士指着价格表向售货员询问。当得知该超市是农超对接的合作超市时,董女士放下了心。“早就听说农超对接可以实惠不少,今天亲自体会到了。”
今年,我市将大力推动农超对接深入开展,重点支持集配中心和农超对接所需的冷藏冷冻、分选包装、物流配送、电子结算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继续扩大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经营面积,提高农超对接直采比例,围场土豆行情,促进农产品产农产销对接,构建覆盖生产、流通、消费的多层次农产品信息服务平台。
同时,充分发挥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及大型农产品批发商的纽带作用,鼓励其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各类零售终端的投资合作,鼓励其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建立上联生产基地、下联零售终端的稳定产销链条。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