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右后旗土地总面积3910平方公里,辖8个苏木乡镇,总人口22万人,其中农牧业人口占70%。全旗农作物种植面积每年稳定在73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33万亩左右,年产鲜薯8亿斤左右,占到了粮食作物总产量的70%以上。农民种植业纯收入的50%来自于马铃薯产业,马铃薯产业真正成为察右后旗农业生产的主导产业,并使察右后旗逐渐成为自治区马铃薯主产区之一。
主要做法:
(一)强化项目建设,引领马铃薯产业快速发展
近年来,察右后旗捆绑各类涉农项目,集中用于马铃薯产业发展。已形成了 “三区两带” 马铃薯规模种植格局,即当郎忽洞区域、大六号和贲红3个种植区和当郎忽洞——乌兰哈达——红格尔图35公里、贲红镇贲红村——希乐图38公里的两条马铃薯集中连片规模种植带。创建白音察干镇、土牧尔台镇、大六号镇、贲红镇、红格尔图镇、当郎忽洞苏木、乌兰哈达苏木7个苏木乡镇63个行政村的20万亩马铃薯绿色原料生产基地,同时,我们通过项目实施和金融扶持,有力推动设施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全旗累计发展喷灌圈223套10.3万亩,滴灌9.5万亩。
(二)狠抓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动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
近年来,察右后旗把试验示范作为马铃薯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抓手,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开展马铃薯新品种引进、试验和示范工作。经过科技人员试验示范,青薯9号、冀张薯8号、冀张薯12已在察右后旗田间性状表现良好,可大面积推广种植,从而改变察右后旗马铃薯种植品种单一现状,很好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为进一步发展壮大马铃薯产业提供种子基础。
(三)加快地方品牌建设,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一是加大马铃薯标准化种植推广力度,使马铃薯标准化种植水平逐年提高。2012年,被农业部授予马铃薯“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农场)”称号。二是加快马铃薯品牌认证步伐。获得马铃薯国家有机产品认证1000亩,马铃薯绿色产品认证5000亩以及1个马铃薯无公害产地认证;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的“富奇”牌马铃薯被评为自治区名优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A级标识。特别是旗农业部门培育的本土品种“后旗红”,不仅产量高,而且销量好,2013年申报地理标志认证,在2015年第16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获得金奖。2015年察右后旗被农业部任命为20万亩马铃薯绿色原料生产基地。2016年“后旗红”马铃薯被国际品牌标准工程组织(IBS)中国区组委会专家组授予5A级国际品牌。
(四)强化繁育基地建设,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
察右后旗马铃薯种植全部实现脱毒种薯良种化,基本实现了良种“三系”配套。年生产微型薯3048万粒,原原种140万斤,原种1440万斤,全旗建成20个一级种薯繁育专业村,100个二级种薯繁育专业村,基本上具备了每三年更换一次良种的能力。是乌兰察布市乃至全国的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也是全国第一个马铃薯原种场诞生地,同时也是全国第一个原原种网室生产诞生地,脱毒种薯覆盖率达到85%。
(五)加大马铃薯储窖建设力度,提高仓储能力
按照“两集中一靠拢”(向规划建设的园区集中、向种植区集中,向交通干线区靠拢)的方式,引导、鼓励、扶持农户和专业合作社建设马铃薯储窖。在建设方式上,一方面是推动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建设经济适用型储窖,既提高了储藏保鲜能力,围场土豆批发,又不浪费资源、增加投资负担;另一方面是与工矿废弃区整治相结合,引导农牧民在具备条件的工矿砂石废弃坑内建设马铃薯储窖。在投资方式上,按照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现代农业项目的补贴标准,对新建的马铃薯仓储设施予以适当补贴。目前,全旗已累计建设永久性越冬储窖54座958门,总储能力达吨。
(六)积极拓宽销售渠道,健全完善产业链条
全旗拥有各类马铃薯加工小型企业5家,年可加工马铃薯10万吨,生产淀粉8000吨,水晶粉等2000吨。培育马铃薯经销协会48个,专业经销队伍200多人。建成马铃薯专业交易市场3处,特别是乌兰哈达马铃薯批发市场于2006年被农业部授予北方马铃薯定点批发市场。不仅实现了从马铃薯鲜薯销售转变为精细加工产品销售,为企业带来利润,也为全旗广大种植户扩大种植面积、增加销售、就近销售、就近加工转化增值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平台。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