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上午,解读《枣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系列新闻发布会绿色、协调、改革专题在枣庄市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会上山东省枣庄市农业局副局长刘陵恒针对“十三五”期间,枣庄市推动农业现代化方面的具体措施进行了解读。
刘陵恒说,枣庄市作为既是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又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两区建设”全国唯一的地级市,推动农业现代化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三五”期间,枣庄市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思路、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实施“两区”统筹战略。为充分发挥“两区”引领示范作用,经市委、市政府同意,代市委、市政府起草了《枣庄市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五年推进计划》,已正式印发;并形成了《枣庄市“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和《枣庄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五年提升计划》两个初稿,设定了具体的目标任务、路线图和时间表,注重“两区”建设统筹推进、融合发展,做到在政策上、工作上和资金上相统筹,让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
明确现代农业建设的目标任务。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五年提升计划,主要分为三个阶段。2016年为启动推进阶段,确定推进建设的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和实施步骤;2017—2018年为重点提升阶段,到2018年底示范区建设水平综合得分和绝大部分测算指标达到或超过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程度;2019—2020年为引领发展阶段,在黄淮海区域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具体实现以下建设目标: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升级,打造特色优质粮油、蔬菜、畜禽、果品、水产品产业带,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值由2.39:1提升至3:1。优质农产品供给安全稳定,粮食总量稳定在165万吨左右,围场马铃薯价格,“三品”认证总数达到600个以上。农业科技与物质条件显著改善,培训名新型农民和实用人才,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70%以上,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7%以上。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秸秆与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均在90%以上。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更具活力,农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比重达到70%以上。农业效益与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业增加值达到190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
实施一批农业重点工程。实施精品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工程。重点扶持粮食、马铃薯高产创建、精品石榴、特色长红枣等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实施精品特色农业标准示范园建设工程。“十三五”期间建成3至5个在全省有较大影响、产业布局合理、要素高度集聚、多功能有机融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工程。着力打造一批处于行业领先的大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集群,带动一批中小型农业企业“规下转规上”,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企业数量超过300家。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专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实施农业名优品牌创建工程。鼓励和扶持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提升“三品”认证农产品产量比重,每年新认定“三品一标”30个以上。实施农业物联网示范建设工程。推进市级现代农业智能监测平台建设,发展以物联网为基础的农村电子商务,大力实施“电商进村工程”。机械化水平提升工程。重点实施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生态沃土工程、农机农艺融合创新示范工程和农机化精准培训工程,加快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提升。
强化现代农业建设的组织保障。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枣庄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及领导小组办公室;强化政策支持,整合资源,集中力量,重点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关键领域;加大投入力度,重点向现代农业建设、农村改革和特色农业区域倾斜;创新科技和人才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市场化的技术创新机制;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完善动态评估,建立健全农业项目建设的分类指导实施机制。(张乔阳)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