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基地

土豆代收脱贫与生态建设同步前行

字号+ 作者:围场土豆批发网 来源:网络整理 2016-07-22 11:10

脱贫与生态建设同步前行

山西省娄烦县以绿色产业带动生态建设,促进扶贫攻坚——
脱贫与生态建设同步前行


经过近年来的生态建设,山西省娄烦县已是“推窗能见绿、出门就有景”。图为该县一景。记者 刘存瑞 摄

进入5月,细雨霏霏。驱车进入太原市娄烦县,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的翠绿。通道、山崖、沟壑、河谷里到处长满树木花草,在雨露的浇灌下郁郁葱葱,充满活力。

站在庙湾乡老马坪村的观望台上,四周坡梁地里的几万亩油松苗木,层层叠叠,迎风摇曳。这是娄烦县的“双万亩”油松苗木示范基地,作为全县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基地在取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显现出了很有潜力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娄烦县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通过绿色产业带动生态建设,通过生态建设促进扶贫攻坚,为贫困山区探索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生态为本 完善制度建设

“生态立县是娄烦县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们发展与建设的蓝图与目标。”娄烦县县委书记薛东晓说,

娄烦县地处吕梁山腹地,生态脆弱,是集山区、老区、库区为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是太原市的水源地,自然条件和生产生活条件比较差。该地区受自然条件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多年来一直摘不掉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为做到生态建设、水源保护与产业转型、农民脱贫致富统筹兼顾,娄烦县因地制宜,制定了“绿色产业拉动生态建设、生态建设反哺产业发展,促进扶贫攻坚,带动农民致富”的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如何才能让生态建设蓝图变为现实、让生态建设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尤为重要。”薛东晓说。

娄烦县发改局局长孙晋生介绍说,娄烦县生态建设的设计从2015年开始,成立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主抓的生态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生态建设考核评价制度,把领导干部任期生态环境目标责任制的执行情况纳入考核内容,实行重奖重罚,并对重大环境责任事件“一票否决”。

在制度建设上,完善了生态环境监管制度,通过多部门联动的方式,强化执法监管、推进环境治理、落实信息公开、鼓励公众参与的政策机制,切实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保障能力。

按照“谁保护、谁受益”的原则,建立了以汾河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为纽带的上下游流域补偿、水源保护和生态功能保护为纽带的区域生态补偿、区域性碳汇林补偿3个补偿机制。同时,将生态补偿机制与矿山退出机制等结合起来,推动实现生态恢复。制定和出台了基本农田保护和加快民营林业发展的意见,实行“谁造、谁有、谁管护、谁受益”的制度。从而,全面完成了50万亩集体林权确权到户任务,被山西省政府评为“全省林权改革先进单位”。以全国劳动模范曹春亮为典型,涌现出万亩以上造林大户7户,500亩以上造林户161户,绿化面积23.3万亩,形成了全民参与生态建设的格局。

娄烦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任同珍说,为了让生态文明建设深入人心,他们组织开展了“山水娄烦、美丽娄烦”摄影图片大赛、关爱自然保护山川河流募捐等活动,提高了广大群众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自觉性。

因地制宜 发展绿色产业

“一个马铃薯养活一个县”。娄烦县地处黄土丘陵地带,海拔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形成了适宜马铃薯生长的独特环境。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曾经任性发展的小煤矿、小焦炉、小水泥等污染严重的产业退出了舞台。娄烦县提出了发展绿色生态产业的战略,马铃薯成为发展生态农业的支柱产业。“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中,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娄烦县县长李树忠说。

2015年,娄烦县被山西省政府确定为“一县一业”的土豆基地。娄烦县把土豆产业作为富民工程,制定出台了产业发展规划和推广实施办法。在太原惠农土豆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繁育基地,记者看到,密密麻麻的种苗并排放在钢架上,嫩绿茁壮。公司董事长李静军说:“我们培育的种苗种出的马铃薯最大的单个有10多斤重,平均亩产五六千斤。”李静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传统的马铃薯亩产量仅有1000斤—2015斤左右,而用他们公司培育出的原种种出的马铃薯,正常情况下产量能翻3倍左右,每亩纯收入可达3000多元。他们采取公司加农户的合作模式,现在已带动了3500多户,种植面积达10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娄烦县总耕地面积近一半,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都十分显著。

记者了解到,马铃薯种植大户每户每年种植马铃薯达500多亩,他们不仅成了当地的致富能手,还带动一大批农民脱了贫。为了鼓励和扶持马铃薯产业,娄烦县整合扶贫资金,对种植马铃薯的农户每购买1斤原种补助0.5元,减少了三分之一的费用。目前马铃薯产业已基本覆盖了全县8个乡镇142个行政村以及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

“投入资金近3亿元,流转土地2万余亩,9个村庄2300多农户可从中受益。”作为娄烦县最大的油松育苗基地,太原市康培璧合搂春繁锦双万亩油松育苗基地于2015年落户娄烦县庙湾乡。基地负责人梅振东告诉记者,土豆代收,“庙湾乡山多土薄,远离县城,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当地村民大多进城打工去了,土地几乎无人耕种。但这里地处汾河水库库东,水土肥沃,气候适宜,是油松生长的天然宝地”。

孙晋生时任庙湾乡党委书记,他给记者算了这样几笔账:一是生态账,亩连片坡梁土地种植苗木,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二是农民收入账,包括土地流转费,每亩地30年的流转费是6000元,每年每亩地的收入为200元;农民务工费,基地每年要付当地农工1400多万元的劳务费;保障性收入,规定对当地7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每人补助500元。按规划,公司争取在5年内建成全省一流的集苗木生产、销售、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地,目前,从50公分到2米的苗木已有2015多万株,已开始销往各地。基地的建设实现了多赢。

“冬天到海南,夏天到娄烦”,娄烦充分整合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资源优势,开发建设了许多生态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同时,娄烦县快速推进生态新兴工业,按照循环经济模式,正在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装备制造、零部件加工等新兴产业和非煤产业。

精准脱贫 既扶“志”又扶“智”

2015年,娄烦县完成脱贫人,完成11个村的整村脱贫任务,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的37%。

怎样才能把建设青山绿水的过程变成脱贫致富的过程,这是摆在娄烦县面前的现实问题。“把生态文明建设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结合起来,既扶‘志’又扶‘智’,这是娄烦县的必然选择。”薛东晓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土豆批发生态建设+特色产业 南木林县多管齐下助百姓致富

    土豆批发生态建设+特色产业 南木林县多管齐下助百姓致富

    2016-08-15 14:04

  • 围场土豆小马铃薯变身脱贫路上金钥匙

    围场土豆小马铃薯变身脱贫路上金钥匙

    2016-08-06 13:21

  • 围场土豆云阳县上坝乡多管齐下打好脱贫攻坚战

    围场土豆云阳县上坝乡多管齐下打好脱贫攻坚战

    2016-08-02 11:34

  • 土豆代收固原市发改委结对帮扶助力精准脱贫

    土豆代收固原市发改委结对帮扶助力精准脱贫

    2016-07-22 12:12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