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胡建)最近,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出台《关于抓好2015年土豆产业发展的意见》。该州将大力建设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土豆标准化生产基地,突出“大凉山土豆”品牌,倾力打造“中国绿色食品土豆之都”。
土豆是凉山的传统优势农作物,目前全州土豆种植面积达到226.72万亩,占四川省土豆种植面积的1/5;产量达349.6万吨,占四川省土豆总产量的1/4,初步形成高寒山区淀粉加工型、种用型,二半山区淀粉加工型、菜用型,河坝沟谷地区菜用型土豆生产分布。
为了推进土豆标准化生产,凉山先后确定了13个土豆生产重点县,建成万亩基地20个、千亩专业村560个;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164.75万亩,建成152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土豆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州注册土豆加工产品商标15个,“凉山土豆”被农业部登记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但目前凉山州土豆产业仍存在种植规模化生产和市场化经营程度不高、加工能力和精深加工水平不高等短板。
新政明确,凉山将按照“抓良繁带基地、抓市场带营销、抓企业带加工、抓重点带全州、抓品牌增效益”的思路,围场土豆,全面推进土豆产业提档升级。今年全州土豆种植面积计划230万亩,力争达到232万亩;鲜薯总产360万吨,力争达到365万吨;平均亩产1565公斤,比上年增加23公斤;商品率达到62%;生产合格试管苗1500万苗,原种生产量达2500万粒以上;建设现代农业土豆产业示范基地163万亩。
转载请注明出处。